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改革开放以后,形成对台基本方针是( ) A. 一个中国原则 B. “和平统一、一...

改革开放以后,形成对台基本方针是(       )

A. 一个中国原则    B.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 和平解放    D. 加强两岸经济交流

 

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改革开放后不久,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B符合题意;一个中国原则是海峡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A不合题意;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明确提出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C不合题意;1993年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D不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提出:“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反映了

A. 民众要求打破两岸隔绝状态

B. 两岸民间团体开始政治对话

C. 香港澳门回归产生重大影响

D. 两岸三通局面已经完全形成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央政府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里的“重大变化”主要是指(       )

A. 发动战争解放台湾    B. 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C. 国共两党建立联合政府    D. 苏联的斡旋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       )

A.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B. 解放台湾

C. 和平解放台湾    D. 台湾实行“一国两制”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政府建立后,仿照西方国家模式,颁布的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八十多项,解除对民间兴办工商企业的限制。据有关统计,1912年至1921年6月的10年间,在农商部注册的工商企业达764家,资本总额近28540万元,与1911年前相比,企业总数增长1倍左右,资本总额增长了近2倍。

——《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1928年——1936年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南京国民政府大事记(部分)

 

时间

内容

1928年6月

宣布与各国所订各种不平等条约,“应进一步遵正当之手续实行重订新约”,收回关税自主权。

1929年6月

通令国内工业品按一物一税原则进行一次性征税后即可通行全国,不再征收其他税捐,如有重征可申请退税。

1929年7月

公布特种工业奖励法,对近代新兴工业及生产当时需要迫切的产品的工业,按工业种类及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专利、免税、减低运费等奖励。

1931年5月

制订实业建设六年计划,建议以兴办急需的基本工业为主。

1937年2月

五届三中全会制订的五年建设计划,强调立即举办钢铁、机器、电力、制酸、炼油等重工业与基本化学工业。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民族工业呈现出什么发展趋势?

(2)据材料二,归纳南京国民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方式有哪些?

(3)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北京“六三”大逮捕消息传到上海后,经上海学联的联络,实现了商店罢市、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的“三罢”斗争,……罢工斗争不断扩大……进入最高潮,以致上海市外市内、海上陆上、交通和电话通讯等均告断绝。与此同时,全国30多个城市,也卷入到斗争中来,五四爱国运动已成燎原之势。……在这种种巨大压力下,北京政府开始动摇,终于恐慌……五四运动取得史无前例的胜利。

——摘编自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五四”胜利以后,反帝斗争与反军阀斗争结合在一起,一浪接着一浪,表明全国反帝爱国运动在继续发展。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进步社团也在各地大量涌现。……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出现了一个介绍和宣传社会主义的热潮

——摘编自王桧林、郭大钧主编《中国现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片反映了“五四运动”的哪一斗争目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的爆发城市。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19年6月5日起,“五四运动”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3)根据材料三,归纳五四运动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