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

材料二唐太宗看见新科举子从皇宫门口鱼贯而入时,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三科第之设,草泽(普通百姓)望之起家,簪绂(世家大族)望之继世。

——王定保《唐摭言》

(1)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哪一朝代?

(2)根据材料,指出在唐朝占主导地位的科举考试科目是什么。

(3)据材料,分析科举制度的作用。科举制对教育有什么影响?

(4)阅读下列诗句,找出相关诗句,将代号填在括号内。

A.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D.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E.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与实施科举制的背景有关的诗句_______

与科举考试落榜有关的诗句_______

 

(1)隋朝。 (2)进士科。 (3)有利于选拔人才。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B;D。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因此,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隋朝。 (2)材料二中“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意思是天下英雄,通过科举制度都被我收罗笼络了。这句话是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时兴奋而说的。由此可知,唐朝占主导地位的科举考试科目是进士科。 (3)根据材料三“科第之设,草泽(普通百姓)望之起家,簪绂(世家大族)望之继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的作用是:有利于选拔人才。其影响是: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这是科举制诞生的背景,因此,与实施科举制的背景有关的诗句是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解名”是我国科举制度考取的举人。“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这首诗全部的意思是说:“举人榜上的最后一名是我孙山,而令郎的名字却还在我孙山的后面” 。从此,人们便根据这个故事,把投考学校或参加各种考试,没有被录取,叫做“名落孙山”,因此,与科举考试落榜有关的诗句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唐帝国,很快实现了唐太宗提出的“四夷自服”的目标。长安成为世界性城市,每天聚集着数以千计的不同肤色和服饰的外国人。唐文化通过各国的使节、商人、僧侣、学者、留学生传播到欧亚各地,而影响最深的则是东亚地区,形成了以唐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

材料二“文化圈”的概念应该是:“某一地区的诸国家中,某一个先进的文化国,以其特有的文化吸引周边国家,这时既包含着先进的文化国主动向后进的周边国家传播文化,又包括落后的周边国对先进文化的向心力。”这种向心力的产生,不是由一种军事的、政治的高压手段,而是由于彼此之间的文化上的明显差距。唐王朝的强大和文化的繁盛,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了周边各国的统治者和人民,他们为缩短与唐王朝文化的差距,不遗余力地将唐文化引入本国,并结合本国的特点,有选择地加以消化和吸收。

(1)根据材料一,分析唐“文化圈”的形成有哪些原因。

(2)材料二中提到“周边各国的统治者和人民,他们为缩短与唐王朝文化的差距,不遗余力地将唐文化引入本国,并结合本国的特点,有选择地加以消化和吸收”,请你举例来说明。

 

查看答案

以下是唐朝后期边疆各族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那时唐朝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主要表现为哪两种方式?请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2)图中民族是今天哪些少数民族的祖先呢?

吐蕃——

回鹘——

南诏——

靺鞨——

(3)赵明想通过浏览古迹来了解唐朝时期民族团结的历史.请你给他推荐两个旅游景点,并说明推荐的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统一全国后,天下安定,老百姓各安其业。那时,水旱灾害也比较少。皇帝下令在洛阳等地修建大型粮仓广储粮食。开皇末年,仓库里粮食堆积如山。

——摘编自《隋书》译文

材料二:贞观年间,粮食连年丰收,马牛满山遍野,粮食空前便宜。皇帝励精图治,官吏大多勤谨清廉。城市、乡村社会秩序良好,犯罪人数大大减少。

——摘编自《旧唐书》、《新唐书》译文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忆昔》

(1)材料一中的“皇帝”指的是谁?这则材料反映出该皇帝在哪个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并取得很好效果?

(2)“贞观”是谁在位时的年号?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他在治理国家时所采取的措施。

(3)概括材料三中往昔有哪些令杜甫难以忘怀之处。

(4)据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涉及的三位皇帝治国安邦的共同点。

 

查看答案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  )

①隋文帝励精图治        ②京城和各地官仓储粮众多

③大运河的通航          ④隋炀帝发动对外战争掠夺财富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通过秦末农民战争和隋末农民战争可以看出,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A. 实现了改朝换代

B. 迫使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C. 改变了封建社会阶级力量对比

D. 消灭了大批地主官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