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以下是唐朝后期边疆各族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唐朝实行怎样...

以下是唐朝后期边疆各族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那时唐朝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主要表现为哪两种方式?请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2)图中民族是今天哪些少数民族的祖先呢?

吐蕃——

回鹘——

南诏——

靺鞨——

(3)赵明想通过浏览古迹来了解唐朝时期民族团结的历史.请你给他推荐两个旅游景点,并说明推荐的理由:

 

(1)开明的民族政策。方式:①唐朝政府在边疆地区设置机构.加强管辖。如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理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②和亲。例如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2)吐蕃——藏族;回鹘——维吾尔族;南诏——彝族和白族;靺鞨——满族; (3)大昭寺或者布达拉宫,是唐朝和吐蕃友好关系日的见证;渤海石灯塔,是唐朝和粟末靺鞨友好关系的见证:千寻塔,是唐朝和南诏友好关系的见证。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边疆少数民族和睦相处,促进了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唐朝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①唐朝政府在边疆地区设置机构,加强管辖。如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理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②和亲。例如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回鹘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南诏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靺鞨是满族的祖先;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民族团结历史的古迹有:大昭寺或者布达拉宫、渤海石灯塔、千寻塔。大昭寺或者布达拉宫,是唐朝和吐蕃友好关系日的见证;渤海石灯塔,是唐朝和粟末靺鞨友好关系的见证:千寻塔,是唐朝和南诏友好关系的见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统一全国后,天下安定,老百姓各安其业。那时,水旱灾害也比较少。皇帝下令在洛阳等地修建大型粮仓广储粮食。开皇末年,仓库里粮食堆积如山。

——摘编自《隋书》译文

材料二:贞观年间,粮食连年丰收,马牛满山遍野,粮食空前便宜。皇帝励精图治,官吏大多勤谨清廉。城市、乡村社会秩序良好,犯罪人数大大减少。

——摘编自《旧唐书》、《新唐书》译文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忆昔》

(1)材料一中的“皇帝”指的是谁?这则材料反映出该皇帝在哪个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并取得很好效果?

(2)“贞观”是谁在位时的年号?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他在治理国家时所采取的措施。

(3)概括材料三中往昔有哪些令杜甫难以忘怀之处。

(4)据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涉及的三位皇帝治国安邦的共同点。

 

查看答案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  )

①隋文帝励精图治        ②京城和各地官仓储粮众多

③大运河的通航          ④隋炀帝发动对外战争掠夺财富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通过秦末农民战争和隋末农民战争可以看出,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A. 实现了改朝换代

B. 迫使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C. 改变了封建社会阶级力量对比

D. 消灭了大批地主官僚

 

查看答案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指科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你认为这种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 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官员

B. 改善了用人制度,提高了官员素质,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C. 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

D. 由皇帝直接任命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加强君权统治

 

查看答案

如图中的诗句反复咏叹的是扬州风景中最具魅力。最具有生命力的部分,此诗被誉为孤篇压倒全唐。它的作者是()

A张若虚

B.李白

C杜甫

D.杜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