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6年,英国煤炭产量已经达到4400万吨,成为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6年,英国煤炭产量已经达到4400万吨,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

国。从此,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

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

材料三19世纪中后期,西方发明的轮船,火车,有线电报、照相、电影陆续传入中国,的出行速度加快了,通讯方便了,精神生活也丰富了。

(1)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英国工厂机器主要以什么为能源?材料二的发明属于哪一领域

(2)根据材料三概括西方科技成果对中国的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从中选择一项科技发明,谈谈它对于我们生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我们应如何兴利除弊?

 

(1)煤炭;交通运输领域 (2)加快人们的出行速度,方便了人们的交往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或推动了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3)汽车的发明使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但也造成环境污染。我们应依靠新的科技发明,大力发展清洁的新能源,解决污染问题 【解析】(1)第一问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材料一中社会现象的是蒸汽机作为动力的机器大工厂兴起,这些机器使用的新能源是煤炭;第二问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内燃机发明后用于动力发明了汽车,汽车属于交通运输领域。 (2)根据材料三“出行速度加快了,通讯方便了,精神生活也丰富了”可知,西方科技成果对中国的影响是:加快人们的出行速度,方便了人们的交往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或推动了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任何一种发明对于我们生活都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例如,汽车的发明使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但也造成环境污染。我们应依靠新的科技发明,大力发展清洁的新能源,解决污染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

——马克思《美国内战》

材料二:1856年3月,沙皇对莫斯科贵族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变,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当时美国政府的最高目标是什么

(2)材料二中沙皇开展的这场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性质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次重大改革,图片反映了这一改革中最具有远见的措施是什么?

(4)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请你为上面四幅图片按时间先后排列顺序,把对应字母按顺序写到下面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B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

(3)在四幅图片所反映的重大事件中,请你找出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事

(4)请你归纳A、B、D三幅图片所反映的英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已发生。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的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交流……但和平交往并非是人类相处的惟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摘自华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例反映古代文明交往的历史事件。

(3)“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请你谈谈先对文明交流中我们应保持的态度

 

查看答案

他建议美国政府利用其理论研发原子弹,以打击法西斯势力。当原子弹在日本爆炸后,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理论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而高兴,而是反思科学的消极影响。这位科学家是

A. 牛顿

B. 奥本海默

C. 爱迪生

D. 爱因斯坦

 

查看答案

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回顾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

A.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B. 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C. 民族独立战争

D. 自卫战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