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请回...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请回答:   

(1)秦始皇认为天下战斗不休的根源是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   

(2)为了克服侯王的弊端,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和地方分别实现怎样的统治措施?   

(3)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在经济和文化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1)分封制。 (2)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物,最后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地方实行郡县制。 (3)经济方面: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文化方面:统一文字。 【解析】(1)根据材料“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认为天下战斗不休的根源是西周实行了分封制,造成了权力分散,秦始皇认识到这一问题,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克服“侯王”的弊端,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物,最后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地方实行郡县制。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在经济方面:统一货币,实行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文化方面:统一文字,在全国推行小篆,加强了交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对管仲的评价:“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三:“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   

(1)材料一反映出管仲改革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变法内容?除了材料二的变法内容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   

(4)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他的变法成功了没有?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仔细读题,判断对错,然后找出错误并加以改正。   

(1)秦朝李冰主持在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

(2)夏、商、西周时期灿烂的青铜文明的创造者是奴隶。( )

(3)战国初期,瓜分楚国政权的卿大夫是韩、赵、魏。( )

(4)孟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实行仁政”。( )

(5)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洛邑。( )

 

查看答案

根据所学列出夏朝、商朝、西周、东周的第一代君主。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了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了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县城任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 管仲改革之时

B. 东周迁都之际

C. 商鞅变法之后

D. 晋文公称霸之前

 

查看答案

表格归纳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一个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A. 商、春秋

B. 商、东周

C. 东周、春秋

D. 东周、战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