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是唐朝诗人...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是唐朝诗人皮日休的诗歌《汴河怀古》。该诗中提及的“此河”的中心是

A. 涿郡

B. 洛阳

C. 江都

D. 余杭

 

B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结合所学可知,此河是隋朝大运河。隋朝大运河北抵涿郡,南到余杭,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假设孙中山会发朋友圈……

 

  

请回答:

(1)分析孙中山先生的第一条“朋友圈”,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什么新团体?这个新团体是个什么性质的组织?该团体的机关刊物是什么?该团体的政治纲领是?

(2)分析孙中山先生的第二条“朋友圈”,191110月让他“震惊意外”的大事件是?黄兴评论说“黎元洪捡了个大便宜”是指什么?

(3)分析孙中山先生的第三条“朋友圈”,191211日,他在南京宣告了哪一个政府的成立?袁世凯 “赶走溥仪”,有何历史意义?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哪一部法律?这部法律具有怎样的性质?

(4)分析孙中山先生的第四条“朋友圈”,191512月,他号召大家“誓死戮此民贼”,这个“民贼”是谁?为什么要“誓死戮此民贼”?评论中出现的蔡锷是如何“戮此民贼”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每日邮报》2017年10月3日报道:红色十月!价值1.8亿英镑的最先进的中国军舰沿泰晤士河而上,停在了金丝雀码头,展开欧洲各大港口之旅的英国部分。报道还自嘲道:“幸好,他们来我们首都的目的是和平之行。”

——凤凰资讯

请回答:(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中国军舰沿泰晤士河驶入伦敦的目的是。

材料二:《每日邮报》记者仰望着(访问伦敦的)长白山舰庞大的舰体就曾发出这样酸溜溜地感叹:“百年荣辱,回首惊心!”

下图1840年,英国海军舰队驶抵广州海面

(2)英国海军舰队在1840年驶抵广州海面,是对中国发动什么战争?(2分)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3)面对凶残的英国侵略者,广大人民和部分爱国官兵英勇抵抗,其中战死的爱国将领有哪两位?

(4)1842年,英国旗舰康沃利斯号到达南京下关江面,当时的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随后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什么条约?通过这个条约,英国割占了我国哪个地方?

(5)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什么条约?从这个条约中,英国获得了什么特权?(任举一项特权),美国、法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些条约?

(6)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查看答案

在五四运动中,初次展现就使五四运动直接目标实现的伟大力量是

A. 农民阶级的力量    B. 学生的力量

C. 资产阶级的力量    D. 工人阶级的力量

 

查看答案

19195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是《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这报道的是

A. 五四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洋务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查看答案

强调写文章“不模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的文学家是

A. 陈独秀    B. 胡适    C. 鲁迅    D. 蔡元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