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假设孙中山会发朋友圈…… 请回答: (1)分析孙中山先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假设孙中山会发朋友圈……

 

  

请回答:

(1)分析孙中山先生的第一条“朋友圈”,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什么新团体?这个新团体是个什么性质的组织?该团体的机关刊物是什么?该团体的政治纲领是?

(2)分析孙中山先生的第二条“朋友圈”,191110月让他“震惊意外”的大事件是?黄兴评论说“黎元洪捡了个大便宜”是指什么?

(3)分析孙中山先生的第三条“朋友圈”,191211日,他在南京宣告了哪一个政府的成立?袁世凯 “赶走溥仪”,有何历史意义?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哪一部法律?这部法律具有怎样的性质?

(4)分析孙中山先生的第四条“朋友圈”,191512月,他号召大家“誓死戮此民贼”,这个“民贼”是谁?为什么要“誓死戮此民贼”?评论中出现的蔡锷是如何“戮此民贼”的?

 

⑴同盟会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民报》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或三民主义) ⑵武昌起义 推选黎元洪为湖北军政府都督 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①结束了清朝260年的统治;②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任答一条得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⑷袁世凯 复辟帝制 发动护国战争 【解析】(1)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05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孙中山提出团结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并决定创立《民报》为同盟会的机关刊物。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因此,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的新团体是同盟会;这个新团体的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该团体的机关刊物是《民报》;该团体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或三民主义) (2)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11年10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武昌起义成功以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任都督,宣布废除宣统年号,改为黄帝纪元,国号为中华民国。因此1911年10月让他“震惊意外”的大事件是武昌起义;黄兴评论说“黎元洪捡了个大便宜”是指:推选黎元洪为湖北军政府都督。 (3)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12年1月1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叫做“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朝260年的统治;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南京临时政府期间,孙中山发布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的法令,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因此,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告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袁世凯“赶走溥仪”的历史意义是:①结束了清朝260年的统治;②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任答一条得分);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的法律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性质是: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4)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15年12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12月,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誓死戮此民贼”,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蔡锷离开北京,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因此,“民贼”是袁世凯;“誓死戮此民贼”原因是复辟帝制;蔡锷“誓死戮此民贼”的做法是:发动护国战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每日邮报》2017年10月3日报道:红色十月!价值1.8亿英镑的最先进的中国军舰沿泰晤士河而上,停在了金丝雀码头,展开欧洲各大港口之旅的英国部分。报道还自嘲道:“幸好,他们来我们首都的目的是和平之行。”

——凤凰资讯

请回答:(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中国军舰沿泰晤士河驶入伦敦的目的是。

材料二:《每日邮报》记者仰望着(访问伦敦的)长白山舰庞大的舰体就曾发出这样酸溜溜地感叹:“百年荣辱,回首惊心!”

下图1840年,英国海军舰队驶抵广州海面

(2)英国海军舰队在1840年驶抵广州海面,是对中国发动什么战争?(2分)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3)面对凶残的英国侵略者,广大人民和部分爱国官兵英勇抵抗,其中战死的爱国将领有哪两位?

(4)1842年,英国旗舰康沃利斯号到达南京下关江面,当时的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随后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什么条约?通过这个条约,英国割占了我国哪个地方?

(5)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什么条约?从这个条约中,英国获得了什么特权?(任举一项特权),美国、法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些条约?

(6)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查看答案

在五四运动中,初次展现就使五四运动直接目标实现的伟大力量是

A. 农民阶级的力量    B. 学生的力量

C. 资产阶级的力量    D. 工人阶级的力量

 

查看答案

19195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是《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这报道的是

A. 五四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洋务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查看答案

强调写文章“不模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的文学家是

A. 陈独秀    B. 胡适    C. 鲁迅    D. 蔡元培

 

查看答案

陈独秀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是

A. 陈独秀和蔡元培    B. 封建专制和儒家思想

C. 民主和科学    D. 孙中山和李大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