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16年5月,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

1916年5月,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钊主张

A.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B. 提倡人性,反对神学

C.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根据材料中的“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和“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生则自由亡”,可判断出李大钊主张民主,反对专制,因此本题选A;而B、C、D三项在材料中并未涉及,因此都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人将1895年春一群举人的行动当作近代中国的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运动”。这次行动是(     )

A. 强学会成立    B. 《万国公报》创办    C. 公车上书    D. 百日维新开始

 

查看答案

李鸿章认为:西洋各国每年的财政收入多,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局等方面的税收。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创办了(      )

A. 轮船招商局    B. 江南制造总局    C. 福州船政局    D. 安庆内军械所

 

查看答案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片桑叶,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领土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

A. 美国    B. 日本    C. 英国    D. 俄国

 

查看答案

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

A. 发动鸦片战争    B. 火烧圆明园

C. 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 对华倾销商品

 

查看答案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权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 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 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C. 得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D. 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