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片桑叶,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领土的割让,变成了一...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片桑叶,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领土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

A. 美国    B. 日本    C. 英国    D. 俄国

 

D 【解析】依据题意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使中国版图变化。结合课本所学,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采取先武力强占中国领土,然后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的卑劣手段,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是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使中国的领土不再完整,版图发生了变化。D符合题意;美国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帮凶,没有割占中国的土地,A不合题意;日本没有参与第二次鸦片战争,B不合题意;英国在第二次次鸦片战争占领的香港九龙司地方一区,C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不合题意,选择答案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

A. 发动鸦片战争    B. 火烧圆明园

C. 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 对华倾销商品

 

查看答案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权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 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 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C. 得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D. 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其内容不包括(      )

A. 割占领土    B. 开放口岸    C. 开设工厂    D. 协定关税

 

查看答案

我校初一某班研究学习某小组计划在活动课上展出关于与北京相关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组邮票。请你一起来准备。

故宫

★时期:  ① 

★设计:蒯祥

★评价:高大雄伟,布局严整,象征

   ②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辉煌的

  (  ③  )。

★年份: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④   

★时期:明朝

★起止点:东起

  ⑤  西至嘉峪关

★评价:技术先进、质量坚固,构筑中国古代完整的

  ⑥   ,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年份: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昆曲

★时期:明朝

★起源:  ⑦ 

★代表作:  ⑧ 

★评价:轻柔婉转、慷慨激昂,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年份:2001年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京剧

★时期:   ⑨   

★起源:徽调

★代表作:《群英会》等

★评价:通俗易懂,高亢爽朗,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剧种,被誉为    ⑩  )。

年份:2001年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

 

(1)小组设计了如上的邮票知识卡片,请你帮它将知识卡片中的知识补充完整。 

(2)邮票中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历史遗产,我们应该怎么做

 

查看答案

“一带一路”构想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己成为当下中国的外交战略和中国国家战略,回望600年前云帆启航。

    材料一  远洋航行的中外航海家

航海家项目

郑和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

时间

1405年-1433年

1492年-1504年

1495年-1524年

1519年-1522年

航海次数

7次

4次

3次

1次

航海的船只

41-310艘

3-17艘

4-14艘

5艘

每次航行人数

约2.7-2.8万人

90-1500人

未知

270人

 

(1)据材料,与西方航海家相比,郑和下西洋有何特点居于何种地位

    材料二  名将诗歌中的中外碰撞

《韬铃深处》“云护牙签满,星寒宝剑横。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复台》“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作者是谁并归纳他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4

    材料三  学者眼中的中外交流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

    欧洲历算学之输入。……此外中外学者合译或分撰的书籍,不下百数十种。最著名者,如利、徐合译之《几何原本》,字字精金美玉,为千古不朽之作,无用我再为赞叹了。其余《天学初函》《崇祯历书》中几十部书,都是我国历算学界很丰厚的遗产。……要而言之,中国知识线和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为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

    ——粱启超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中国与西方从对方的学习产生影响的各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