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

《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  )

①周天子威望下降    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  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

 

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平王立,东迁于洛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平王迁都洛邑,西周灭亡,春秋开始;周平王时期,王室开始衰微, 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出现强并弱的争霸战争(春秋争霸),选项①②③符合题意,而选项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是在战国后期,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百家姓》是一部记录姓氏的童蒙读物。姓氏及其附着的文化内涵是打通古今交流通道的最好载体,它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史。寻根问祖,追根溯源是人的天性。你认为寻根问祖应追溯到(  )

A. 元谋人    B. 炎帝黄帝    C. 尧舜禹    D. 三皇五帝

 

查看答案

《白虎通》记载: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可见,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最早进入这一阶段的原始居民有(    )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半坡原始居民 河姆渡原始居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学完七年级上册历史,七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主题为“中国古代史上的变法与改革”的探究活动,请你来参加。

力推改革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一中“商君”是谁?材料中的哪一句为改革的推进改革营造了公平的社会环境?

(2)材料二中的姓氏改变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再列举出该事件中的一项措施

探究改革

材料三: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秦成为第一强国。”

(3)“民勇于公战”与改革中的施行的哪一政策有关?依据材料指出“秦国新法”的实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四: 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

(4)结合材料四,请你归纳材料二所反映的这场改革产生的影响?

感知改革

(5)通过上面的分析与探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查看答案

小明看了易中天的《品三国画了一幅三国鼎立的示意图

错误:                          

订正                    

 

查看答案

道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错误:                                 订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