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860年焚掠圆明园的外国侵略者是 A. 英法联军 B. 俄美联军 C. 美法联...

1860年焚掠圆明园的外国侵略者是

A. 英法联军    B. 俄美联军    C. 美法联军    D. 英美联军

 

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是英国和法国,美国和俄国是帮凶,因此,焚掠圆明园的是英法联军,A项符合题意;俄国和美国没有出兵,BC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材料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

材料二: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概的说:“以前我认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1)以上材料与哪次改革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和哪一措施有关?并说出这一措施的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此次改革的影响?你认为上述材料反映的改革家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你学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河、长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我们的祖先最早在长江、黄河流域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

(1)黄河和长江流域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分别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中的地图,指出最早栽培它们的原始人类。

材料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

(2)材料二指哪一水利工程它的开凿归功于哪一历史人物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图片所反映的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它们出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材料四《汉书》中记载,当时“江南地广,或火耕火耨。……故蓏偷生,而亡积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宋书》描述东晋南朝时期的江南时指出,当时江南非常富饶,丰收年头,一年收获的粮食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穿用。

(4)根据材料四,说明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秦汉是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泽东《沁园春·雪》

材料二

材料三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四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

(1)材料一中的“秦皇汉武”分别指谁?

(2)据材料二中两幅图片,概括秦朝为巩固统一在经济和文化上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

(3)材料三中郭沫若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材料四体现了汉武帝采取的哪一项措施?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促进了黄河流域的民族大融合

B. 将都城由平城迁往洛阳

C. 加速了北魏封建化的进程

D. 不利于北魏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