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河、长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我们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河、长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我们的祖先最早在长江、黄河流域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

(1)黄河和长江流域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分别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中的地图,指出最早栽培它们的原始人类。

材料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

(2)材料二指哪一水利工程它的开凿归功于哪一历史人物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图片所反映的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它们出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材料四《汉书》中记载,当时“江南地广,或火耕火耨。……故蓏偷生,而亡积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宋书》描述东晋南朝时期的江南时指出,当时江南非常富饶,丰收年头,一年收获的粮食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穿用。

(4)根据材料四,说明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1)粟、水稻/半坡人、河姆渡人 (2)都江堰,李冰 (3)春秋,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4)江南地区人口增加,生产力发展,粮食产量提高,经济水平提高/江南地区的开发使江南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解析】(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代表,其中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距今6000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因此,黄河和长江流域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分别是粟、水稻;原始居民分别是:半坡人、河姆渡人。 (2)根据材料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由此可知,材料二指都江堰;它的开凿归功于李冰。 (3)根据材料三中的图片“铁制农具”“牛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因此,材料三中的图片所反映的现象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它们出现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4)第一问根据材料四“《宋书》描述东晋南朝时期的江南时指出,当时江南非常富饶,丰收年头,一年收获的粮食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穿用。”可知,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发生的变化有:江南地区人口增加,生产力发展,粮食产量提高,经济水平提高;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使江南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秦汉是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泽东《沁园春·雪》

材料二

材料三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四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

(1)材料一中的“秦皇汉武”分别指谁?

(2)据材料二中两幅图片,概括秦朝为巩固统一在经济和文化上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

(3)材料三中郭沫若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材料四体现了汉武帝采取的哪一项措施?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促进了黄河流域的民族大融合

B. 将都城由平城迁往洛阳

C. 加速了北魏封建化的进程

D. 不利于北魏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那么,秦汉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在

A. 闽江流域

B. 珠江流域

C. 长江流域

D. 黄河流域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反映了北方少数民族游牧生活的是

A.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B.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D.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查看答案

我国古代有一种器皿称之为“鼎”,一般“鼎”有三足。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三国分立的局面,被形象地称为“三国鼎立”。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A. 赤壁之战

B. 长平之战

C. 官渡之战

D. 巨鹿之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