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列关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中国,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国的社会性质依然是半...

下列关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中国,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国的社会性质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B. 中国开始走上自由民主的道路

C. 中国的社会性质是资产阶级共和国

D. 中国依然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洋政府是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和帝国主义势力的代表,所以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提到:“(1903)梁启超否定了儒教中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材料中梁启超提出的“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这一观点随后有哪一历史事件实现(      )

A. 戊戌变法    。    B. 洋务运动    。    C. 辛亥革命   。    D. 新文化运动

 

查看答案

同盟会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里“鞑虏”指的是(    )

A. 西方列强    B. 满族人民

C. 满清贵族(清政府)    D. 少数民族

 

查看答案

王莉同学在南京旅游,看到南京市新街口广场上矗立着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导游告诉她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其历史贡献有(     )

①建立中国同盟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亲自发动武昌起义    

④成立中华民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2017年,在历经炒股、炒房各种浪潮后,“回归实业”成为了中国舆论关注的热点。从全球角度看,重提制造业、回归实业发展也成为了世界各国政府的热点议题。立足于中国,从近代出发,共同见证实业的昨天与今天。

材料一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

 

材料二  李鸿章自称大清“裱糊匠”,他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

材料三 从1872年到1875年,大清王朝先后派出120名官费留学生,踏上美国的土地。耶鲁大学校长波特致清廷的亲笔信中称:“贵国派遣的青年学生,各门学科都有极佳的成绩……他们的道德,也无不优美高尚,足以为贵国增光。他们虽然年少,却都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关系祖国荣誉,因此谨言慎行。”

——钱钢、胡劲草《大清留美幼童记》

(1)材料一,中国在1861年和1898年分别作出了什么反应,迈开近代化的步伐?

(2)根据材料一,说出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向西方学习的内容转变。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李鸿章一辈子“勉强涂饰”、“裱糊”大清的目的是什么?有历史学家认为,他的“裱糊”活动并非完全“虚有其表”,为什么这么说?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清王朝派幼童赴美留学时期,国内有哪三支新式海军?概括波特校长赞赏中国留学生的理由。

 

查看答案

恩格斯说到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

A. 美国    B. 英国    C. 俄国    D. 法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