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853年,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建国纲领,该纲领规定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反映了...

1853年,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建国纲领,该纲领规定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平均分配产品的愿望。这个纲领是(    )。

A. 《资政新篇》    B. 《海国图志》    C. 《天演论》    D. 《天朝田亩制度》

 

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53年,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平均分配产品的愿望,D项符合题意;《资政新篇》是洪仁玕向天王洪秀全陈述他向西方学习草拟的建国方案;《海国图志》是魏源的学习西方的著作;《四洲志》是由林则徐主持编译的一部世界地理著作。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下列人物身上能体现这种民族精神的是(    )

①林则徐     ②道光帝      ③左宗棠       ④邓世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十二月,革衣服之制。十九年下诏“不得以北俗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十二月,引见群臣……班赐冠服(按官位不同赐给服装)。

──《魏书》

材料二:政治上,平城是鲜卑贵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强大……所以在旧都平城,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其次,在经济上,平城偏北地寒,六月风雪,风沙常起……恶劣的气候环境,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还有从地理位置看,平城偏北的位置更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

请回答:

(1)以上两则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次改革?

(2)根据材料一概括这次改革的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二说明这次改革为什么要迁都?

(4)通过以上回答,这次改革给我们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三国和西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又一次南迁浪潮。

材料二:东晋南朝时,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水稻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水稻产量提高。除了主要种植水稻外,还普遍实行麦稻兼种……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大批北方民众南迁的主要原因。

(2)材料一中“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与材料二中“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二者是什么关系?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还有哪些?

(3)人口的内迁和南迁,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交融,民族界限逐步缩小。请谈谈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他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正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于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

——翦伯赞

材料二:西汉以来,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上,五彩的丝绸、精美的瓷器和名贵的香料贸易络绎不绝。这条通道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西贸易史》

材料三: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指出,在中国汉朝时期,以丝绸贸易为媒介和主要动力,开通了世界上最长的陆上经济商贸之路、文化交融之路、科技交流之路,留下一连串璀璨夺目的文化遗产。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翦伯赞颂扬的“他”是指哪位历史人物?他出使西域有何重大影响?

(2)材料二、三所述道路在中国历史上称作什么?用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所说这是一条“经济商贸之路、文化交融之路、科技交流之路。”

(3)今天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臣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

材料三:武帝雄才大略,即位之初,……更钱造币以赡用。征匈奴四十馀,匈奴远遁,日以削弱。                                 

——《古代历史史料汇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汉皇帝”是谁? “又下了一道法令”指的是什么法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行该法令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臣”提出了什么建议?他的建议有何深远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汉武帝加强统治的两项主要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西汉的这些措施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