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识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一 战国形势图 (1)根据图中序号写出战国七雄的名称。...

识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一   战国形势图

(1)根据图中序号写出战国七雄的名称。并写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至少两个。

1、          2、          3、          4、          

5、          6、           7、         

成语:

图二

 

(2)请回答秦始皇派谁修筑长城?请写出秦长城的东西起止点。并指出秦朝疆域西段到哪里?

图三

(3)大泽乡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谁?这次起义的历史意义如何?

 

(1)燕秦楚齐韩魏赵;成语: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 (2)蒙恬;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西到陇西 (3)秦的暴政;陈胜、吴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统治。 【解析】(1) 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战国七雄位置口诀是: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上中下。所以1到7 的方格中应该填写的是:燕秦楚齐韩魏赵;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如:纸上谈兵——赵括;老马识途——管仲(春秋);围魏救赵——孙膑;负荆请罪——廉颇;完壁归赵——蔺相如等等。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长城是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以防匈奴南进遣大将蒙恬修建的;秦长城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长万余里。秦朝疆域扩大,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泽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大雨延期所致,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秦的暴政,大雨延期,将被处死。大泽乡起义的领导人是陈胜吴广,所以也叫做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阶级起义斗争,拉开了武装反抗“暴秦”的序幕,打响了“农民起义反暴秦”的第一炮;它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统治,为项羽、刘邦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面的封建统治者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育,汉初的政策和开明统治很大程度上是受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社会进步也离不开制度创新。让我们回顾历史,汲取改革智慧。

【改革铸就铁血霸途】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论语》

(1)“管仲相桓公”于何时?“管仲相桓公”的结果是什么?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2)孔子对“管仲相桓公”持什么态度?

【变法崛起群雄之林】

材料二

 

(3)如果我们要在?处添加一幅人物图片,你认为他应该是谁?根据材料分析秦国变法的原因是什么?(4)观察图片,面对顽固的保守派,如果你是商鞅,你将怎样辩驳?说出这次变法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条措施?

材料三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为国家作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5)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精神和民族品格的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文字篇】

材料一  中华民族有三道“长城”,第一道长城是秦始皇时期修建的防御工事“万里长城”,第二道“长城”是汉字……   

——林语堂《如何理解中国人》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何时?秦始皇对汉字的发展有何贡献?

【思想篇】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2)图片中三位人物分别属于哪个学派?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各学派著书立说,互相辩论,形成了怎样的学术繁荣局面?

(3)请从以上三人中任选一人介绍其主要思想。

 

查看答案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

A. 夏朝    B. 西周    C. 商朝    D. 东周

 

查看答案

《全球通史》中描述“新皇帝废除此前的王国和诸侯,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是指推行哪一制度(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查看答案

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

A. 兼爱、非攻    B.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C. 祸福相依    D.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