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七年级同学以“思辨传承”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名家解读】 材料一 厦...

七年级同学以“思辨传承”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名家解读】

材料一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曾经说过:“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份爱心;从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从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1)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孔子的“爱心”、韩非的“冷眼”各体现在什么地方。

(2)在政治上,孟子是怎样继承和发展孔子学说的?

【思辨论坛】

材料二 孔子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多请教父兄以后再去做。

(3)上述材料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

(4)春秋战国是诸侯割据争霸、战争硝烟频仍的时期。关于战争,各家观点不一,请浅谈墨家(墨子)和儒家(孟子)的看法。

【生活之窗】

(5)“热爱学校,爱护校园”是每一位学生应尽的义务和应有的美德。但平时在校园内,我们也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花木被折断、桌椅被破坏、门窗玻璃被打破等。针对校园内破坏公物的行为,请你分别用儒家、法家的思想观点来加以分析,并谈谈自己的认识。

 

(1)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对苛政,为政以德。韩非:主张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2)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3) 因材施教。 (4) 墨家(墨子):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儒家(孟子):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5)儒家:损坏公物是品德问题,可以说服教育。法家:损坏公物是违法行为,应严厉惩戒。认识:说服教育是主要方法,纪律惩罚是辅助手段,两者相结合,对学生形成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都起着重要作用。 【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孔子是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对苛政,为政以德。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他主张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2)依据所学可知,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3)依据材料二信息可知,孔子主张因材施教。 (4)依据所学可知,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他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5)第一问开放性题目,儒家观点认为损坏公物是品德问题,可以说服教育。法家认为损坏公物是违法行为,应严厉惩戒。第二问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说服教育是主要方法,纪律惩罚是辅助手段,两者相结合,对学生形成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都起着重要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 霸道通宵论,强国先富民。令规传万户,徙木赏千金。十载游羊地,三年悍将林。称雄当做首,变法古标今。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变法事件?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商君”指的是谁?

(2)写出“内立法度”的具体内容。

(3)最能证明画波浪线部分历史事实的是什么?

(4)材料二诗中哪一句评论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最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5)商君因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惨遭车裂而死。你认为商君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你觉得商鞅的死值不值得?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青铜是古代劳动人民有意识地将铜与锡或铅配合而熔铸成的合金。因为以铜为主,颜色呈青,故名青铜。青铜作为合金,熔点较纯铜低,是古人容易控制的。就硬度来说,青铜比纯铜高,古人可以根据器类对硬度的不同要求,适当地调整铜锡比例,造出各种供使用的器物。熔化的青铜流动性好,浇铸时无孔不入,在冷凝时体积略有增大,凝时满范,气孔少,容易得出锋利的刃口。而且,青铜具有化学的稳定性,不易生锈。

材料二:  如下图:众多的青铜器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青铜器与原始社会的工具如石器、木器、骨器相比,有哪些优点?   

(2)查找资料,看看上面图片中是什么青铜器物,它们都有何作用?   

(3)青铜器对促进当时的社会发展有什么样的作用?   

(4)青铜器的广泛使用,对我们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仔细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图一 春秋争霸形势图     图二 战国形势图

(1)图一中,位于山东省境内的两个诸侯国的名称叫什么?图二中位于今天河北省的是哪两国?

(2)请结合图二从北开始按序号顺时针方向周游,把你游历的东南西北四个诸侯国的名称写下来。

(3)与春秋时期相比,战国时期诸侯国在数量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趋势?

 

查看答案

某电视台要聘请法制栏目主持人,如果时光穿梭回到战国时期,你认为哪一思想学派的代表最适合担任该栏目主持人(  )

A. 儒家    B. 法家    C. 墨家    D. 兵家

 

查看答案

以下关于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    B. 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

C. 提出人类要顺应自然的主张    D. 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和重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