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无锡是京杭大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古运河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留下一段“运河版江...

无锡是京杭大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古运河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留下一段“运河版江南水弄堂”,堪称古运河的精华绝品。你知道京杭大运河开凿时在位的皇帝是(  )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隋朝大运河开凿的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隋朝实现了国家统一,隋炀帝时开凿了北起涿郡,南至余杭的大运河。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是后世就哪一工程而发出的感慨(  )

A. 修建长城    B. 开凿大运河

C. 建赵州桥    D. 营建东都

 

查看答案

大分裂酝酿大统一。结束南北朝时期分裂割据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西晋统一全国    B. 北魏建立起强大的政权

C. 隋军南下灭掉陈    D. 大运河的开凿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材料一: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美英德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情况如下表:

国家

 

下降

   45.2% 

28.4%

40.6% 

16.5% 

8.4% 

 

                                                                                                    ——《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的应用。       

——罗斯福

材料三:我们要求得到领土和土地来养活我们人民和迁移我国过剩人口。德意志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有权统治全世,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世界现代史精要》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说说这场大危机中遭受打击最严重的是哪两个国家? 

(2)根据材料二和三,分析为挽救危机,这两个国家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罗斯福所说的“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为什么?

(4)德国是如何实施“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这一设想的?结局如何?

(二)人类进入20世纪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变化,两种制度的共同存在,它们之间有斗争与合作,也有相互学习,使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更多样化。请回答 

(5)写出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分别是什么?   

(6)两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的转折点分别是哪一次战役?   

(7)两次世界大战后分别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8)两种制度的共同存在, 它们之间有“斗争”与“合作”,“ 相互学习”,请各举一例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上半期,战争、革命和危机交织在一起,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和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等重大事件。世界大战的惨烈、核武器的威胁和接连不断的局部冲突,使人们在血与火的教训中探索着和平之路。 

(1)请回答:20世纪上半期的“战争、革命和危机”分别指什么?   

材料二:斯大林接手作罗斯的时候,还只有木犁;当他撒手人寰而去,苏联已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丘吉尔

(2)请回答:据材料二指出斯大林取得成就是通过什么模式?该模式在政治的弊端是什么?

材料三:十月革命后,列宁一直在探索俄国的富强之路。由于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苏俄政府被迫实行“战时共产主义”。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1921年苏俄政府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3)请回答:列宁在探索苏俄富强之路时,都进行了哪些尝试?    

材料四: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三分之一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三分之二。 

(4)请回答:为应对危机,美国采取措施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列是有关二战结束后“两极”对峙的形势,正确的是 (   )

A. 东欧——西欧    B. 轴心国——同盟国    C. 同盟国——协约国    D. 北约——华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