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上半期,战争、革命和危机交织在一起,人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上半期,战争、革命和危机交织在一起,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和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等重大事件。世界大战的惨烈、核武器的威胁和接连不断的局部冲突,使人们在血与火的教训中探索着和平之路。 

(1)请回答:20世纪上半期的“战争、革命和危机”分别指什么?   

材料二:斯大林接手作罗斯的时候,还只有木犁;当他撒手人寰而去,苏联已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丘吉尔

(2)请回答:据材料二指出斯大林取得成就是通过什么模式?该模式在政治的弊端是什么?

材料三:十月革命后,列宁一直在探索俄国的富强之路。由于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苏俄政府被迫实行“战时共产主义”。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1921年苏俄政府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3)请回答:列宁在探索苏俄富强之路时,都进行了哪些尝试?    

材料四: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三分之一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三分之二。 

(4)请回答:为应对危机,美国采取措施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1) 两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斯大林模式。民主法制匮乏,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盛行。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4)《全国工业复兴法》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归纳的能力。根据材料一中的内容可以直接答出。战争是两次世界大战;革命是俄国十月革命或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危机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时期采取的模式是斯大林模式,即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注意题干中只要求回答的是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的弊端,只回答政治角度即可。即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导致社会缺乏民主,造成个人的高度专权;干部职务终身制,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 (3)根据题干中的“列宁在苏俄富强之路上的探索”,联系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在1918年到1921年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内战争结束后,为了恢复和发展苏俄经济,于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 (4)根据材料四的内容可知涉及的是1929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联系所学可知美国采取了罗斯福新政,其中心措施就是实行了《全国把工业复兴法》,调整工业。  点睛:本题考查难度不大,材料分析题要掌握对材料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对斯大林模式和罗斯福新政要有全方面的理解和认识,注意总结和归纳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是有关二战结束后“两极”对峙的形势,正确的是 (   )

A. 东欧——西欧    B. 轴心国——同盟国    C. 同盟国——协约国    D. 北约——华约

 

查看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冷战政策包括( )

①杜鲁门主义出台②对欧洲提供经济援助③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④侵略朝鲜、越南⑤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C.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查看答案

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是在( )

A. 第二次科技革命后期    B. 二战后

C. 一战后    D. 工业革命后

 

查看答案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

A. 宣告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B. 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C. 标志着欧洲战事的结束

D. 加速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