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开凿“此河”的皇帝是( ...

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开凿“此河”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隋炀帝有关历史的内容。605年——610年,隋炀帝在位时开凿了大运河,其在位时的残暴统治,最终引发了隋末农民起义,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因此有人认为隋朝是因大运河灭亡。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历史的角度比较秦、隋两朝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

A. 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B. 为巩固统治,而修建了巨大的工程

C. 历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    D. 采取残酷的手段来加强思想控制

 

查看答案

隋朝哪一年统一全国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

 

查看答案

全球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交往。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  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失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三  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通用汽车(公司)的庞蒂克汽车时,3000美元给韩国装配工人的,1750美元付给日本制造零件厂商,700美元付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用来购买台湾和新加坡的各式零件,250美元付给美国的广告与营销服务,余下近4000美元是给底特律与纽约的银行家、保险公司的……这代表了当今全球产业的复杂关系。

——美国前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克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在此之前东西方交往的主要贸易通道是什么?

(2)材料二认为开创世界历史的因素是什么?在近代,哪一事件把中国纳入到了世界历史的发展中?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领域怎样的发展趋势?列举出中国顺应这一历史发展潮流的一个事例。

(4)全球化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举两例说明?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探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自称大清“裱糊匠”,他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

(1)结合所学回答,李鸿章“一辈子”“勉强涂饰”、“裱糊”大清的用意何在?客观上说,他的“裱糊”活动并非完全“虚有其表”,这是为什么?

【材料二】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提出)皇帝仿效亚历山大二世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

(2)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二中的“亚历山大二世和明治天皇”的“变法”分别指什么事件?后来在康有为推动下,皇帝终于“宣布变法”,这次变法有何积极作用?

【材料三】……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事件,“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飞跃,它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并被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制度,破天荒地宣布了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而扫清了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其政治意义是决不能低估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

【材料四】:“在挽救民族危亡过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历史使命。……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4)写出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能从中国近代抗争和探索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和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统一的第一个时期,大体上是西周到秦。西周有一个中央集权,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范围之内发号施令,让自己的功臣、周室宗亲等等各种各样的人到东方去开辟土地。与周代的制度相比,秦汉所形成的统一否定了周这个政治制度,但是又不是绝对否定。

——田余庆《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

(1)材料一中,西周政权依靠什么政治制度开发了黄河流域的东部地区?秦朝统一后否定了这一制度,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二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初为吸取秦朝灭亡教训实行的政治制度造成怎样的社会问题?其后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采取了什么有效措施?

材料三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3)材料三解决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哪一矛盾?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政治发展趋势?

材料四: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这种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使政策不断失误。

——摘自互联网

(4)根据材料四概括君主专权的弊端。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