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唐朝的城市中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是( ) A. 洛阳 B...

唐朝的城市中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是(  )

A. 洛阳    B. 长安    C. 扬州    D. 成都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改大兴为长安,定为都城。在隋朝的大兴城的基础进一步修建和完善。唐太宗和唐玄宗年间先后增建了大明宫和兴庆宫等宫殿。至盛唐,长安为当时规模最大、最为繁华的国际都市。所以答案选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表明他(  )

A. 重视发展生产    B. 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 善于用人    D. 提倡节俭

 

查看答案

隋朝建立后,都城定在(  )

A. 长安    B. 洛阳    C. 江都    D. 涿郡

 

查看答案

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统一是在(    )

A.581年杨坚

B.589年杨坚

C.605年杨广

D.618年杨广

 

查看答案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妥协与和平】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蒋中正(1931.8)

材料一

材料二:张伯伦宣称带来了和平

 

 

(1)阅读材料一,面对日军侵略中国,国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带来什么后果?材料二中1938年张伯伦挥舞着的文件的签订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抗争与和平】

材料三:中国战场

材料四:欧洲战场

 

 

(2)读材料三,写出中国战场国民党和共产党领导抗战,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各一例。材料四再现了盟军采取什么军事行动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合作与和平】

材料五:……(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Ⅱ)》

(3)二战后,欧洲通过怎样的方式实现了材料五中“再也不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采取这一方式对欧洲各国发展有何意义?

(4)基于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至少两点)

 

查看答案

伟大的思想往往会成就伟大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学者称:“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无疑是法国之欧洲。”

(1)从思想文化角度而言,哪一历史事件最能够说明“18世纪的欧洲是法国的欧洲” ?写出一位代表人物。在它影响下,写出19世纪后半期的亚洲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一例。

材料二:这是一群激情荡漾的文人,这是一所海纳百川的学校,正是这群人和这所学校,在20世纪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次思想解放的狂澜。这场运动的口号“德先生” 和“赛先生”也很快在中国传播开来。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运动? 2014年、2015年的政府报告中都提到“全民阅读”,这次运动中哪一内容最能推动当时的“全民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反对的共同对象是什么?    

材料三:《正道沧桑——500年》,展示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由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的发展规律。

(3)“由理论到实践”的第一次尝试是什么事件?“由理想到现实”又指是什么事件?

材料四:1978年5月10日,中共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刊登了一篇文章。11日,这篇文章在《光明日报》上公开发表。中国政治思想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4)据材料四回答,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得出了什么结论?为哪一次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