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边漫画是对20世纪30年代哪个国家经济状况的形象描绘( ) A. 渡过经济大危...

下边漫画是对20世纪30年代哪个国家经济状况的形象描绘(     )

A. 渡过经济大危机的美国    B. 工业化突飞猛进的苏联

C. 实行法西斯专政的德国    D. 疯狂侵略扩张的日本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苏联的体制改革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对图片的理解和分析的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轻视工农业发展的比较缓慢,使苏联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图片中反映的像一个坡脚的巨人一样与苏联斯大林经济体制的体现相一致。其他三项与图片寓意不符,所以B项正确。 点睛:对于斯大林模式利和弊要有充分的认识,能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积极影响: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斯大林模式”创立是取决于当时苏联极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式,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斯大林模式的消极影响现在: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第五,国家对经济资源的垄断,造成国家机关内腐败滋生。所以这种经济增长必然是不可持续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斯大林模式的一系列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并最终造成了苏联1991年解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

A. 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实施新经济政策

C. 按照五年计划组织经济建设    D. 实施新政

 

查看答案

“它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苏维埃政权进一步巩固。”材料主要论述了新经济政策(     )

A. 实施的原因    B. 实施的措施    C. 实施的过程    D. 实施的意义

 

查看答案

1917117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突然发出了几声炮响,工人、士兵向冬宫发起了猛烈进攻……一场伟大的革命取得了胜利”。这场“伟大的革命”是(    

A.英国宪章运动                  B.法国巴黎公社

C.俄国二月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出生的一对双生子。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中国所有政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国共两党的合作和斗争深刻影响中国的发展进程。16分

材料一 按照共产国际的形势分析,国民党由于它是革命的,共产党作为中国无产阶级的代表必须与它合作。1924年1月国民党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6年7月,蒋介石总司令领导的国民党国民革命军以统一全国为目标,从广东起兵在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后,……北伐陷于停顿。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 选自人民网《八七会议》

材料三 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 摘编自《内战百科》

材料四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组织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局面。历史应该铭记,中华民族由衰弱走向复兴的转折点由此开启。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的标志和北伐战争的目标。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次会议后毛泽东领导的起义名称和在实践中形成的中国革命道路。

(3)据材料三分析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和重大意义分别是什么?

(5)综合上述探究,你认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国共两党应如何相处?

 

查看答案

近代化(也叫早期现代化),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上的科学化。

材料一 19世纪60~90年代,李鸿章等洋务派面临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继承了魏源等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并极力将这种思想付诸于实践他们“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徐图中兴。                

—— 夏东元《论洋务运动的经济背景和思想背景》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立行宪法,大开国会议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 1923年·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魏源体现“师夷长技”思想的著作和洋务派为实现“自强”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的主张。康有为、梁启超等领导的变法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3)材料三中,梁启超所说的“革命”和成功之处分别是什么?请写出“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所指的历史事件名称与性质?

(4)综合上述探究,请你概括出近代化包含的内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