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创新贯穿于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努力和奋斗之中,成为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贯穿于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努力和奋斗之中,成为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结合所学回答: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是我党的重大理论创新之一。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并肩作战,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对赢得抗战胜利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请各举一例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取得胜利的著名战役。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工作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创新。1953年,中国在外交方面提出了什么具有创新性的主张?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科网]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大创新。1984年,国庆35周年庆典的游行彩车打出“联产承包好”的标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好”在哪里?

 

 

(1)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敌后战场:百团大战(或:平型关大捷)。 (2)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开拓了中国外交新局面。 (3)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劳动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同等得分,但总分不超过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是我党的重大理论创新之一。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并肩作战,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对赢得抗战胜利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取得胜利的著名战役分别是: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这次战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改变了国际视听,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长城战役、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胜利,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敌后战场: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由中国共产党所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以下皆以八路军称呼)在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间发动的以破坏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矿山为目的的破袭作战(又称晋南游击战)。参加作战的中国军队包括八路军120师、129师和晋察冀军区与当地民兵。也是八路军在平型关战役之后参与较具规模的战役。考察的是八年级上册的抗日战争的知识点。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工作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创新。1953年,中国在外交方面提出了什么具有创新性的主张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产生的影响是;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开拓了中国外交新局面。考查的是八年级下册的外交方面的知识点。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大创新。1984年,国庆35周年庆典的游行彩车打出“联产承包好”的标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好”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劳动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考察的是八年级下册的改革开放的知识点。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多元的政治文明异彩纷呈,影响至深。结合所学回答:

(1)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请写出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执政者以及他执政时期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

(2)唐太宗常用“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警醒自己和大臣,这蕴含了他“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请举出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唐太宗采取的经济政策,并说明其影响。

(3)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解放、建设共享社会的政治理论。它诞生的标志是什么?“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发表《庶民的胜利》,在中国率先扛起马克思主义大旗的人物是谁?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乾隆、嘉庆年间(1736年—1820年),南京城绸、绒各类织机多达三万台左右,至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城内仅缎机就达三万台以上,纱、绸、绒、绫织机不在此数。此类手工业基本是以个体家庭或小作坊为主,它的发展又推动着城市商业走向繁荣。

——摘编自陈忠平《明清时期南京城市的发展与演变》

材料二  水力和蒸汽力的应用,工厂制度的确立,大大促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1786年时曼彻斯特只耸立一个阿克莱特纱厂的烟囱,但在十五年后,却有50个纱厂了。1760年时,曼彻斯特人口不足10万,1851年时人口超过30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棉纺织业城市。

——摘编自《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时期南京丝织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18世纪中后期以来曼彻斯特迅速发展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3)综上,比较18世纪中后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英国的差距。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中国逐渐落后的政策因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正当隋唐之际中国封建社会各种典章制度臻于完备时期,大量日本留学生来华学习。他们归国后,自然会将中日两国从多方面加以比较,更易看出日本的差距,要求仿效中国、进行变革的愿望更加强烈,从而加速了大化改新局面的出现。

——摘编自田久川《古代中日关系史》

材料二  1872年清政府选派的第一批30名留美幼童从上海登船放洋。由于风气未开,广大北方地区没有一人入选,学生都来自东南沿海的省份,特别是广东南海、新会一带。……他们在国外刻苦求学、勤勉自励,大多学有所成。归国后,在教育、外交、工会、军事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林文《洋务运动时期留学教育评析》

材料三  1919年前后,出现了一场在近百年中国史上颇有影响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留法学生一面工作,一面求学,同事认真观察和体验法国社会文化,有选择地吸纳和向国内传播西方文明,而且千方百计向法国和欧洲播撒典雅而迷人的中国文化。

——摘编自李喜所《中国近代社会与文化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日本留学生归国后推动改革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场改革对日本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一批留美学生来源的区域特点,并说明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作者对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评价。

(4)综上,指出历史上留学生发挥的相同作用。

 

查看答案

(1)观察图,请将下列“一五”期间建成公路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2)据图分析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主要成就中,重工业的地域分布有何特点?

 

查看答案

观察下图,请在答题卡图中用带箭头的线条绘出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海上行军的大致路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