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乾隆、嘉庆年间(1736年—1820年),南京城绸、绒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乾隆、嘉庆年间(1736年—1820年),南京城绸、绒各类织机多达三万台左右,至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城内仅缎机就达三万台以上,纱、绸、绒、绫织机不在此数。此类手工业基本是以个体家庭或小作坊为主,它的发展又推动着城市商业走向繁荣。

——摘编自陈忠平《明清时期南京城市的发展与演变》

材料二  水力和蒸汽力的应用,工厂制度的确立,大大促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1786年时曼彻斯特只耸立一个阿克莱特纱厂的烟囱,但在十五年后,却有50个纱厂了。1760年时,曼彻斯特人口不足10万,1851年时人口超过30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棉纺织业城市。

——摘编自《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时期南京丝织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18世纪中后期以来曼彻斯特迅速发展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3)综上,比较18世纪中后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英国的差距。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中国逐渐落后的政策因素。

 

(1)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以个体家庭或小作坊为单位进行生产。 (2)表现:工厂迅速增加,城市人口增多。原因:开始进行工业革命。 (3)差距:中国仍处于个体手工生产,英国已开始向工厂制的大机器生产发展。因素:闭关锁国政策。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清朝时期南京丝织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以个体家庭或小作坊为单位进行生产。从材料里的“,南京城绸、绒各类织机多达三万台左右,至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城内仅缎机就达三万台以上,纱、绸、绒、绫织机不在此数。”可以得出结论。考察的是七年级下册的清朝经济的发展的和闭关锁国的知识点。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8世纪中后期以来曼彻斯特迅速发展的主要表现是;工厂迅速增加,城市人口增多。,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始进行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 考查的是九年级上册的工业革命的知识点。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8世纪中后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英国的差距是;中国仍处于个体手工生产,实行闭关锁国的封建落后政策,英国已开始向工厂制的大机器生产发展。结合造成中国逐渐落后的政策因素是;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指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是典型的地方保护主义。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它是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清朝政府在对外关系中所执行的控制贸易及隔绝与外国交往的政策。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正当隋唐之际中国封建社会各种典章制度臻于完备时期,大量日本留学生来华学习。他们归国后,自然会将中日两国从多方面加以比较,更易看出日本的差距,要求仿效中国、进行变革的愿望更加强烈,从而加速了大化改新局面的出现。

——摘编自田久川《古代中日关系史》

材料二  1872年清政府选派的第一批30名留美幼童从上海登船放洋。由于风气未开,广大北方地区没有一人入选,学生都来自东南沿海的省份,特别是广东南海、新会一带。……他们在国外刻苦求学、勤勉自励,大多学有所成。归国后,在教育、外交、工会、军事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林文《洋务运动时期留学教育评析》

材料三  1919年前后,出现了一场在近百年中国史上颇有影响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留法学生一面工作,一面求学,同事认真观察和体验法国社会文化,有选择地吸纳和向国内传播西方文明,而且千方百计向法国和欧洲播撒典雅而迷人的中国文化。

——摘编自李喜所《中国近代社会与文化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日本留学生归国后推动改革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场改革对日本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一批留美学生来源的区域特点,并说明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作者对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评价。

(4)综上,指出历史上留学生发挥的相同作用。

 

查看答案

(1)观察图,请将下列“一五”期间建成公路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2)据图分析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主要成就中,重工业的地域分布有何特点?

 

查看答案

观察下图,请在答题卡图中用带箭头的线条绘出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海上行军的大致路线。

 

 

查看答案

判断题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中国古代科技在宋代发展至极盛,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武器三项重大发明创造是宋代科技最突出的成果。

指南针的改进给航海业带来划时代影响,宋代中国商船在波斯湾一带都极为活跃。阿拉伯人不久就从中国人这里学会使用指南针指导航向,并将这一技术传到欧洲。在唐代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发明大大节省了人力,缩短了出书周期,这是印刷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技术革命。活字印刷术大约14世纪传到朝鲜和日本,15世纪传到欧洲。印刷术在欧洲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当时西方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近代科学技术开始迅速发展之际,中国古代科技却因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扼制而发展缓慢,逐渐落后于西方。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指南针的改进与传播促进了中外航海事业的发展。

2.雕版印刷术比活字印刷术更能提高印刷的效率。

3.印刷术传播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进程。

4.《金刚经》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5.中国古代科技经历了从宋代的极盛到逐渐落后于西方的过程。

 

查看答案

科技创新改变世界面貌。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改良蒸汽机的出现——“电气时代”的到来

B.发电机、电动机问世——工业社会的开始

C.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铁路时代”的开启

D.计算机网络技术诞生——信息社会的到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