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某校同学要举办一个《左宗棠生平事迹》的活动,与该活动主题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

某校同学要举办一个《左宗棠生平事迹》的活动,与该活动主题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甲午战争       D.收复新疆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史实。19世纪60-70年代,控制印度的英国和与新疆接壤的俄国,都虎视眈眈地想争夺新疆。新疆面临危机。1875年,清政府采纳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意见,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次年,左宗棠率清军分批进入新疆,在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下,于1787年,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故选D。 考点:人教课标版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收复新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土地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俄国

 

查看答案

1839年6月,在广东虎门海滩,一位民族英雄下令销毁了收缴的数百万斤鸦片,取得了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这位民族英雄是(    )

A.关天培      B.左宗棠      C.林则徐      D.邓世昌

 

查看答案

(13分)交通工具的变革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及原因。(3分)

满分5 manfen5.com

(2)很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汽车制造和桥梁建设方面的主要成就,(2分)并分析其意义。(2分)

材料三  工业文明时代是一个“机器时代”。火车、汽车取代了马车、牛车和帆船;喧闹、拥挤、快节奏生活的城市取代了宁静、闲散的乡村,汽笛长鸣盖过牧笛田歌,绿草地地被黑煤屑污染,蓝色天空布满暗灰色的阴霾,等等。

——摘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工业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3分)

材料四  电车刚在天津开通时,人们出于好奇心,纷纷围观,追随车辆,小孩在铁轨上掷扔石子,甚至有人攀拉电车。当局发布告示,要求市民遵守交通规则。对乘坐电车也有规定,诸如“车上不许吐痰”,“车上不准带犬及各种畜生”等等。

—摘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交通工具变革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的认识。(3分)

 

查看答案

(13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关系对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得因中国状况,趁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为适用在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成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

(一)任何办法为自己利益起见,欲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城内,获取有关于商务或经济发展之一般优越权利……

—摘自《九国公约》(1922年2月6日)

(1)《九国公约》是在哪个国际会议上签署的?(1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条约造成的影响。(2分)

材料二  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大批美国青年自愿来到昆明,加入美国退役军官陈纳德组织的飞虎

(后改名为美国第十四航空队)。1942年4月,滇缅公路完全被日军封锁,中国抗战急需的武器和物资只能从印度空运至中国昆明(吴家坝机场)。这条航线全长约1100千米,需飞越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等20多座高山,被世人称为“驼峰航线”。据统计,在整个驼峰空运中,共运输抗战急需物资近百万吨,中美两国共损失飞机500多架,有1500多名飞行人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摘自云南教育出版社《昆明历史》

(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生变化的原因。(2分)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政策,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两国领争人都认为有必要改善两国关系,实现双方关系的正常化。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国际形势”。(2分)

(4)结合中美关系发展演变的历史,谈谈你的认识。(2分)

 

查看答案

(14分)在数千年的文明史中,人类通过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嬴政统一全国后,决定从“三皇”、“五帝”各取一字,称皇帝。嬴政时,“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任何人对皇帝的名字都要避讳。皇帝称号确定以后,嬴政自称“始皇帝”,规定自己死后传位给子孙,“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是什么制度?(1分)有何特点?(2分)

材料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摘自《权利法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议会制定并通过《权利法案》的目的及意义。(4分)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15日)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的意义。(2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类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