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3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关系对世...

(13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关系对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得因中国状况,趁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为适用在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成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

(一)任何办法为自己利益起见,欲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城内,获取有关于商务或经济发展之一般优越权利……

—摘自《九国公约》(1922年2月6日)

(1)《九国公约》是在哪个国际会议上签署的?(1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条约造成的影响。(2分)

材料二  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大批美国青年自愿来到昆明,加入美国退役军官陈纳德组织的飞虎

(后改名为美国第十四航空队)。1942年4月,滇缅公路完全被日军封锁,中国抗战急需的武器和物资只能从印度空运至中国昆明(吴家坝机场)。这条航线全长约1100千米,需飞越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等20多座高山,被世人称为“驼峰航线”。据统计,在整个驼峰空运中,共运输抗战急需物资近百万吨,中美两国共损失飞机500多架,有1500多名飞行人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摘自云南教育出版社《昆明历史》

(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生变化的原因。(2分)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政策,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两国领争人都认为有必要改善两国关系,实现双方关系的正常化。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国际形势”。(2分)

(4)结合中美关系发展演变的历史,谈谈你的认识。(2分)

 

(1)华盛顿会议(1分);影响:条约的签署,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霸,为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和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提供了条件。(2分) (2)变化:由侵华到支持中国抗战。(2分)美国: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援助中国,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利于美国自身利益。(2分) (3)变化:从敌对状态到实现关系正常化。(2分) 国际形势:美国受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长缓慢;美国侵略越南受到严重挫折;苏联经济、军事力量增强中国重返联合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4)认识:综合国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九国公约》的相关内容。1921年—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条约规定“为适用在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这实际上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霸,为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和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提供了条件。 (2)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期间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根据材料二可知,抗日战争期间美国人组织了飞虎队,开辟了著名的“驼峰航线”, 所以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是由侵华到支持中国抗战。美国对华政策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援助中国,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利于美国自身利益。 (3)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到70年代中美关系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二十多年。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走上了正常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国际形势”包括:美国受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长缓慢;美国侵略越南受到严重挫折;苏联经济、军事力量增强中国重返联合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4)本题考查的是对中美关系发展演变的认识。从新中国的成立到70年代末,中美关系从隔绝状态走向缓和状态,经历了种种风雨。从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历程中可以看出,综合国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外交事业的发展·中美关系正常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4分)在数千年的文明史中,人类通过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嬴政统一全国后,决定从“三皇”、“五帝”各取一字,称皇帝。嬴政时,“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任何人对皇帝的名字都要避讳。皇帝称号确定以后,嬴政自称“始皇帝”,规定自己死后传位给子孙,“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是什么制度?(1分)有何特点?(2分)

材料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摘自《权利法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议会制定并通过《权利法案》的目的及意义。(4分)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15日)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的意义。(2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类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4分)

 

查看答案

(10分)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极大地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摘自《论语》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的人物是谁?(1分)概括材料一中其思想的核心。(2分)

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2)材料二反映出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什么?(2分)

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民主),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科学),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2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3分)

 

查看答案

100多年来,电影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窄银幕到宽银幕、从普通影片到数码影片这样几个发展阶段。电影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化工业,它对现代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为电影所代表的现代文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的是( 

A.科技的发展               B.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C.现代文学艺术的多元化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查看答案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通过贩卖黑人奴隶、掠夺资源,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二战后,非洲人民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标志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最终奔溃的是(  

A.印度独立_       B.埃及独立

C.纳米比亚独立    D.古巴独立

 

查看答案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以赫鲁晓夫改革和匈牙利改革为代表的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最终都失败了。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允许私人小企业的发展

B.推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

C.开展了垦荒和推广玉米种植运动

D.未能从根本上摆脱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