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某一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童话、寓言、历险、爱情、历史等传奇故事,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境内...

某一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童话、寓言、历险、爱情、历史等传奇故事,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的生活及东方古国的风土人情,这一作品是

满分5 manfen5.com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亚非文明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学过的知识可知,《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生动描述阿拉伯帝国丰富社会生活。因此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冷眼旁观过政治兴跌、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也见证过       的兴衰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法兰克王国         D.拜占廷帝国

 

查看答案

公元前19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兴起。下列闻名世界的重要遗产中属于它留下的是

A.金字塔             B.阿拉伯数字

C.《汉谟拉比法典》    D.巴黎圣母院

 

查看答案

(12分)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新机器的发明和新能源的发展,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主要国家城市化速度模拟图(1300—1800年)

满分5 manfen5.com

——据罗伯特·艾伦《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

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石油产量大幅度增长。1870年世界石油产量为80万吨,1900 年增长至2000万吨。

材料三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四:2013年,雾霾几乎席卷了大半个中国。104个城市重度污染,平均雾霾天创52年之最。雾霾的形成,气象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王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等导致的大气颗粒物浓度增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中期以后城市化急剧加速的是哪个国家?(1分)促成该国城市化急剧加速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

(2)材料二出现的情况,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哪一发明有关?(1分)在这一发明的推动下,交通运输业有什么重大发明?(2分)这次工业革命使人类历史进入了什么时代?(1分)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什么阶段过渡?(1分)

(3)材料三图片反映的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1分)这一成果首次运用于战争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材料中表格反映这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是什么?(1分)

(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淡淡你对“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的认识。(2分)

 

查看答案

(12分)随着人类联系的加强,侵略与抗争、冲突与合作成为世界各国之间关系的常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他们的较量是现代的祸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签字国)兹宣告:(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四:两大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同时也把冷战推向了高潮。……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苏对峙和争霸的两极格局崩溃,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的力量不断增强……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所示是什么事件?(1分)有人说,1500年前后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请你说明理由。(1分)

(2)指出材料二中“战争”的性质是什么?(1分) “该死的联盟体系”的较量最终形成了怎样的国际关系格局?(1分)

(3)写出材料三史料“三国同盟”中位于欧洲的国名。(2分)概括史料的主要观点。(1分)列举一个史实,说明该观点得到了贯彻执行。(1分)         

(4)材料四中“两大组织”指的是哪两个组织?(2分)两极格局之下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什么政策?(1分)据材料回答两极格局崩溃后,暂时形成了什么局面?(1分)

(1分)

 

查看答案

(11分)制度的建立和调整需与实际相结合,同时又将对国家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实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

——马克思《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商品交换是新经济政策的基本杠杆,如果不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实行系统的商品交换或产品交换,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就不可能建立正确关系,就不可能建立十分巩固的经济联盟。对那些基本上不需要国家从储备中拨给原料、燃料和粮食的中小企业给予支持。允许把国家企业租给私人、合作社、劳动组合和公司。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学说》

材料三: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但是,他鼓励美国人民:“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 ‘恐惧’本身。”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述英国全新的政体是什么?(1分)美国在政府体制设计方面的文献名称是什么?(1分)请从政治文明的角度,对英美两国政体的确立作出简要评价。(1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的显著特征。(2分)它的实施有何历史意义?(1分)

(3) 材料三中罗斯福谈到的“恐惧”是指什么?(1分)罗斯福为克服“恐惧”实行新政,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1分)新政的本质特征是什么?(2分)新政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是什么?(1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