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往。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地区初步开发原因有那些?(8分)

 

(1)张骞出使西域(2分) (2)①北方人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2分) ②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2分) ③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2分) ④吴、蜀统治者的措施(2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的有关知识。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丝绸之路。可见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 第(2)问,本题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北方战乱较多,为躲避战乱,大量北方人口南迁,不但为南方补充了劳动力,还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带动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南方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吴、蜀统治者的措施使南方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江南地区的开发;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6年,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毛泽东以豪迈的情怀,写下了《沁园春·雪》。其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请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词中的“秦皇”“汉武”分别指谁?(2分)

(2)“秦皇”“汉武”是怎样对地方进行行政管理的?(2分)

(3)对待儒学方面,秦始皇和汉武帝各采取什么措施?(4分)

(4)请用一两句话概括“秦皇”“汉武”的丰功伟绩。(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对管仲的评价:“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1)材料一反映出管仲改革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分)

材料二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反映了怎样的变法内容?(2分)

(3)公元前350年,秦国平民张三,因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倾,宅九亩。张三是因为哪一项改革措施而获田产的?(2分)

(4)以上改革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2分)

 

查看答案

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品有:

①《女史箴图》  ②《兰亭序》  ③《洛神赋图》  ④云冈石窟的浮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230年,吴国的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过夷州,即今天的:

A.海南           B.日本         C.台湾        D.澎湖列岛

 

查看答案

《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作者是东晋书法家

A.顾恺之             B.王羲之          C.祖冲之             D.贾思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