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36年,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毛泽东以豪迈的情怀,写下了《沁园春·雪》。其中...

1936年,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毛泽东以豪迈的情怀,写下了《沁园春·雪》。其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请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词中的“秦皇”“汉武”分别指谁?(2分)

(2)“秦皇”“汉武”是怎样对地方进行行政管理的?(2分)

(3)对待儒学方面,秦始皇和汉武帝各采取什么措施?(4分)

(4)请用一两句话概括“秦皇”“汉武”的丰功伟绩。(2分)

 

(1)秦始皇(嬴政)、(1分)汉武帝 (1分) (2)郡县制,(1分)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1分) (3)秦---“焚书坑儒”;(1分) 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 (4)秦始皇: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建立者。 (2分) 汉武帝:实现了大一统,促进汉朝发展,达到西汉鼎盛。(2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秦始皇和汉武帝的识记。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结束春秋战国以来分裂割据局面,完成统一。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建立。秦王嬴政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他自称“始皇帝”,历史上称他为秦始皇。“汉武”指的是西汉的汉武帝刘彻。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秦始皇、汉武帝措施的识记。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秦始皇在地方实行郡县制。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政治上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第(3)问,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思想上的控制,实行“焚书坑儒”,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能保留医书、占卜、种植方面的书籍,所有谈论儒家诗书的人都要处死,并暗中活埋了一批儒生,对儒家思想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汉武帝时,国力昌盛,思想上仍很活跃。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了儒家代表董仲舒的建议,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大力发展儒学教育,改革选拔官员的制度,任用精通儒学的人为官,大大推动了儒家学说的发展。秦始皇、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的态度截然相反,有着相同的目的,就是加强思想控制,以维护其封建统治。 第(4)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秦始皇汉武帝功绩的准确识记。李白称赞秦始皇“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扫六合指扫平了天下,意味着完成统一。”秦始皇灭六国,结束春秋战国以来分裂割据局面,完成统一,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这是秦始皇最大的功绩。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实行的一系列措施促成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促进了汉朝发展,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和大一统的汉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对管仲的评价:“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1)材料一反映出管仲改革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分)

材料二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反映了怎样的变法内容?(2分)

(3)公元前350年,秦国平民张三,因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倾,宅九亩。张三是因为哪一项改革措施而获田产的?(2分)

(4)以上改革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2分)

 

查看答案

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品有:

①《女史箴图》  ②《兰亭序》  ③《洛神赋图》  ④云冈石窟的浮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230年,吴国的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过夷州,即今天的:

A.海南           B.日本         C.台湾        D.澎湖列岛

 

查看答案

《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作者是东晋书法家

A.顾恺之             B.王羲之          C.祖冲之             D.贾思勰

 

查看答案

当你走进湖北省博物馆,听到馆内的人员正在为参观者演奏一种乐器,当听到这美妙的乐曲,参观者们激动的说:“奇谈,世界奇迹!”此乐器是

A.整套战国编钟       B.古筝            C.琵琶               D.京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