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清末一位小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个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

清末一位小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个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D 【解析】 试题分析:《辛丑条约》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考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一布告中提到:“……国际公法规定,若割让土地无法被当地人民所接收,则该约便无法成立,外国已有前例可循。若各国能仗义执言,使台湾归还大清,台民愿以所有利益回报。”此布告最早可能出现于下列何时(    

A中法战争时               B《辛丑条约》签订时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第一世界大战爆发后 

 

查看答案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历史里面的哪一历史事件?  

A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关天培抗英                        D林则徐虎门销烟

 

查看答案

李大钊《吊圆明园故址》中写到:“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其中“一劫”是1900年的侵华战争,另“一劫”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中法战争

 

查看答案

在福州一纪念馆的檐柱上,挂着一幅郭沫若题词的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斩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楹联歌颂的是(     

A关天培激战虎门       B林则徐虎门销烟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邓世昌猛撞吉野

 

查看答案

材料一: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材料二: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反侵略战争,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浴血奋战,前仆后继,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

材料三:2014年12月13日,首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南京在首个国家公祭日鸣响警报1分钟。中国共产党、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

材料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存放着这样一段发言:“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2014年也是农历的甲午年,请问材料一中的甲午战争距今(2014)多少年?(2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八年抗战指的是从哪年至哪年?(2分)抗日战争结束以什么为标志?(2分)

(3)你认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3分)

(4)根据材料三、四回答:国家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有哪些?(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