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千祸其耘”记载于《诗经》,描述了西周时期大规模的二人并耕的集体耕作场景,春秋时...

“千祸其耘”记载于《诗经》,描述了西周时期大规模的二人并耕的集体耕作场景,春秋时期可以看到一种新的耕作场景,这一场景中新生技术工具是(  )

A.耒耜      B.牛耕      C.耧车      D.曲辕犁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铁犁牛耕的出现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也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所以答案选B,A项是原始社会的生产工具,C项是汉代生产工具,D项出现于唐代。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历史上跨越公元前后的朝代(  )

A.夏朝      B.东周      C.秦朝      D.西汉

 

查看答案

新疆正式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于哪一史实(  )

A.西域都护府的设立      B.丝绸之路的开辟

C.张骞出使西域          D.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查看答案

读图答题。(14分)

图一 某宗教传播路线            图二 澳门大三巴牌坊            图三 装帧精美的阿拉伯文经典

(1)以上三图反映的事物分别与什么宗教有关?(3分)

(2)图一反映的宗教,其起源地在哪(填序号)?(1分)唐朝时期,高僧鉴真将该教传往日本,联系所学知识说说当时中日两国往来频繁的有利政治条件是什么?(2分)

(3)图三中的经典是什么?(2分)该宗教与其国家的统一有何关系?(4分)

(4)联系生活,举两例你身边常见的宗教景观或宗教文化。(2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公元前509年到前508年,克里斯提尼改革使雅典政体兼具“主权在民,民主选举,轮番为治”的特点。——《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如图反映的是雅典人的发明,通常,投票者在选票——碎片较为平坦处,刻上他认为应该被放逐者的名字,投入本部落的投票箱。如果选举总数未达到6000,此次投票即宣告无效;如果超过6000,再按票上的名字将票分类,得票最多的即为当年应放逐的人选,放逐期限为10年。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材料三: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说中强调:雅典所有的官职向全体公民开放。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在解决私人争端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1)请列举相关史实,印证“主权在民”这一特点。(4分)

(2)材料二中所说的制度反映的是雅典人的哪一发明?(2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伯利克里当政时期的民主制。(4分)

 

查看答案

在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实行的政策不包括

A.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    

B.把一切土地收归国有

C.国家把土地卖给农民耕种

D.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