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逐步取代蒸汽动力,成为工厂里机器主要动力的是 A.水力 B.电...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逐步取代蒸汽动力,成为工厂里机器主要动力的是

A.水力             B.电力             C.天然气           D.石油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第二次工业革命起于19世纪七十年代,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即电气时代)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A是蒸汽机出现前使用的动力,C,D两项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动力,但不是主要动力,本题选B。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把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制度发展到古代世界最高峰的人物是

A.伯里克利         B.胡夫             C.马可·波罗        D.亚历山大

 

查看答案

今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5周年。下列关于周恩来说法正确的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①在黄埔军校任政治部主任 

②新中国成立后任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③领导南昌起义

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⑤出席万隆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

北京大学是我国近代建立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今年建校115周年。一个多世纪来,北京大学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进步,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大学刚建校时的名字是什么?它是哪一运动的产物?(4分)

(2)北京大学曾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请你说出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4分)

(3)北京大学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2分)

(4)北京大学是中国教育发展的缩影。综观北京大学的发展历程和它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你认为我国应该怎样发展教育事业?(3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复克先基。

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心惊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材料三:2003年12月7日,温家宝总理访美时,谈到两岸关系时说: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乡之深愁。

材料四:2005年3月14日,十届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以法律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一个中国的原则。

(1)材料一中的“荷夷”指的是什么?本诗的作者是从“荷夷”手中收复了台湾的民族英雄,你知道他是谁吗?(2分)

(2)材料二中的“去年今日割台湾”具体指什么事件?后来台湾又是怎样曾经回归祖国的?(4分)

(3)材料三中“国之大殇,乡之深愁”指什么局面?我国政府提出的解决这一局面的基本方针是什么?(3分)

(4)结合材料四谈谈祖国和平统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各一个?(2分)

 

查看答案

下面的国际性组织的徽标图案中,最能集中体现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是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