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复克先基。 材料二:春愁难遣强...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复克先基。

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心惊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材料三:2003年12月7日,温家宝总理访美时,谈到两岸关系时说: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乡之深愁。

材料四:2005年3月14日,十届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以法律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一个中国的原则。

(1)材料一中的“荷夷”指的是什么?本诗的作者是从“荷夷”手中收复了台湾的民族英雄,你知道他是谁吗?(2分)

(2)材料二中的“去年今日割台湾”具体指什么事件?后来台湾又是怎样曾经回归祖国的?(4分)

(3)材料三中“国之大殇,乡之深愁”指什么局面?我国政府提出的解决这一局面的基本方针是什么?(3分)

(4)结合材料四谈谈祖国和平统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各一个?(2分)

 

(1)荷兰殖民者,郑成功。(2分) (2)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占台湾。(2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归还台湾。(2分) (3)台湾与祖国长期分离。(1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分) (4)有利因素:《反分裂国家法》的制订;“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提出;同种同源;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强等。(任答2点,观点正确,言之成理即可得分。)(1分)不利因素:外来势力的干涉;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等。(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台湾于祖国大陆关系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题思路如下: (1)根据材料一中的“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复克先基。”信息集合所学知识,荷夷指荷兰殖民者,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郑成功。 (2)材料二中的“去年今日割台湾”根据所学知识,割台湾指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离,1985年,《马关条约》签订,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和附属岛屿给日本,后来,1945年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 (3)材料三中的“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乡之深愁。”根据所学知识,“国之大殇”是指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离,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要求学生回答祖国和平统一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各一个,根据所学知识,有利因素是一国两制方针的制定,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同宗同源等等,不利因素是台独分子,国际反华势力,有利和不利因素任答一个即可。 考点:海峡两岸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的国际性组织的徽标图案中,最能集中体现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是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

C.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

D.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

 

查看答案

以结果看,l9世纪60年代林肯政府的施政措施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的相同之处是

A.维护了国家统一                        B.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C.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D.改变了国内种族歧视状况

 

查看答案

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大国崛起》这部电视剧中,提到了克伦威尔、华盛顿、林肯、罗伯斯比尔等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其中林肯该在介绍哪国中出现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俄国

 

查看答案

自由民主从古到今都是天赋人权。古代社会里,曾有一个国家开出了一枝民主之花,你知道这个国家是

A.斯巴达           B.雅典             C.古印度           D.古埃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