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国民革命军军歌》

材料: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

请回答:(1)材料1的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是哪一年开始的,其先锋是哪支部队?国民革命失败是由于哪些人的叛变了?国民革命失败后成立了哪个政府?( 4分)

(2)材料1中要除去的“军阀”是哪三个人物?(3分)

(3)材料2的“远征”是哪一年开始的?“远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1,2分)

(4)材料2的“远征”是从江西        出发的,“远征”过程中召开了         会议确立了________在党中央的领导权,“远征”的胜利有何重大历史意义?(1+1+1+2,5分)

 

(1)1926年;第四军叶挺领导的独立团;蒋介石、汪精卫;南京国民政府(5分) (2)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3分) (3)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2分) (4)瑞金;遵义;毛泽东;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扼杀革命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4分) 【解析】材料1的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是在1926年,其先锋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领导的独立团。国民革命失败是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的叛变。国民革命失败后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材料1中要除去的“军阀”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材料2的“远征”是指红军长征,是从1934年开始的,长征的主要原因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从江西瑞金出发,在长征过程中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权。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扼杀革命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如图,北京高校被捕学生回到学校受欢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2:“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誓死

力争,还我青岛”等。

材料3:“中国的土地可以被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

可以被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4: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而出;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愿诸君努力前行。

请回答:(1)材料1照片上受到热烈欢迎的学生因何时参加什么运动被捕?这个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1+1+1,3分)

(2)这次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材料2中的哪句话最能体现这一性质?(1+1,2分)

(3)材料4中的“两界”指什么人?跟他们一道“挺身而出”的是还有什么人?(3分)

(4)从材料3中学生们的誓言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精神?(2分)

 

查看答案

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事件中,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巧渡金沙江   ②强渡大渡河    ③四渡赤水河    ④飞夺泸定桥   ⑤渡过乌江

A、⑤①②③④     B、⑤③①②④       C、②④⑤①③     D、③⑤①②④

 

查看答案

毛泽东与1935年10月著诗《七律·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中表达了红军哪一次胜利会师的喜悦心情?(       )

A、遵义会议        B、会宁会师        C、延安会师      D、吴起镇会师

 

查看答案

长征途中使红军从此跳出了敌人包围圈的是(       )

A、遵义会议   B、强渡大渡河   C、巧渡金沙江   D、飞夺泸定桥

 

查看答案

下列哪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A、八七会议      B、七届二中全会      C、遵义会议     D、十一届三中全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