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三组试剂均正确的是( )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试剂1 鉴别试...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三组试剂均正确的是(  )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试剂1

鉴别试剂2

鉴别试剂3

A

稀盐酸和稀硫酸

氯化钡溶液

碳酸钠溶液

氧化铜

B

氯化铵和氯化钙

硝酸银溶液

熟石灰

碳酸钠溶液

C

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熟石灰

硝酸铜溶液

D

氧气、二氧化碳、氢气

燃着的木条

澄清石灰水

 

 

A.A B.B C.C D.D

 

C 【解析】 A、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均产生气泡,氧化铜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后均得到蓝色溶液,两种试剂都不能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选项错误; B、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铵和氯化钙均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无法区分氯化铵和氯化钙,现象称为; C、硝酸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氢氧化钠固体与熟石灰不反应;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与硝酸铜溶液无明显现象,氢氧化钠固体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三种试剂均能区分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选项正确; D、澄清石灰水只能鉴别出二氧化碳,不能鉴别出氧气和氢气,选项错误,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是某同学在填写实验报告册时描述的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铜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

B.在稀盐酸中滴入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

C.在燃着的CO火焰上罩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

D.硫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白烟,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O2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

C.用酚酞溶液鉴别食盐水和烧碱溶液

D.Na2CO3溶液和CaOH2溶液制备少量的NaOH溶液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物质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硫酸亚铁、氯化钾、硫酸钠

B. 硝酸银、硝酸钾、氯化钠

C. 硫酸、氯化钠、硝酸钡

D. 氯化镁、硝酸钠、硫酸钾

 

查看答案

某同学为了测定石灰石中钙元素的含量(假设石灰石中除CaCO3含钙元素外,杂质不含钙元素、且不溶于水、不与酸反应),进行如下实验:称取20g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将80g稀盐酸分4等份,分4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称量。所得数据如下:

 

1

2

3

4

每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充分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g

37.8

55.6

74.5

94.5

 

 

1)充分反应后共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求样品中含CaCO3的质量_______(列化学方程计算)。

3)该石灰石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一包小苏打样品,主要成分为NaHCO3。某研究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测定其质量分数。取10.0g样品充分加热,测得C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分别为300.0g302.2g(注:小苏打受热分解的反应为2NaHCO3Na2CO3 + CO2↑+ H2O,杂质不参加反应。碱石灰是NaOHCaO的固体混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小苏打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

210.0g样品充分加热后生成CO2___________g

3)根据提供的数据,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___________

4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某同学通过测定B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计算出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比实际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