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下列是某同学在填写实验报告册时描述的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将氢氧化钠溶液滴...

下列是某同学在填写实验报告册时描述的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铜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

B.在稀盐酸中滴入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

C.在燃着的CO火焰上罩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

D.硫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白烟,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A 【解析】 A、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产生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正确;B、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错误;C、一氧化碳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不能产生水珠,错误;D、硫燃烧产生蓝紫色的火焰,而不是白烟,错误。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O2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

C.用酚酞溶液鉴别食盐水和烧碱溶液

D.Na2CO3溶液和CaOH2溶液制备少量的NaOH溶液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物质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硫酸亚铁、氯化钾、硫酸钠

B. 硝酸银、硝酸钾、氯化钠

C. 硫酸、氯化钠、硝酸钡

D. 氯化镁、硝酸钠、硫酸钾

 

查看答案

某同学为了测定石灰石中钙元素的含量(假设石灰石中除CaCO3含钙元素外,杂质不含钙元素、且不溶于水、不与酸反应),进行如下实验:称取20g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将80g稀盐酸分4等份,分4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称量。所得数据如下:

 

1

2

3

4

每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充分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g

37.8

55.6

74.5

94.5

 

 

1)充分反应后共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求样品中含CaCO3的质量_______(列化学方程计算)。

3)该石灰石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一包小苏打样品,主要成分为NaHCO3。某研究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测定其质量分数。取10.0g样品充分加热,测得C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分别为300.0g302.2g(注:小苏打受热分解的反应为2NaHCO3Na2CO3 + CO2↑+ H2O,杂质不参加反应。碱石灰是NaOHCaO的固体混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小苏打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

210.0g样品充分加热后生成CO2___________g

3)根据提供的数据,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___________

4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某同学通过测定B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计算出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比实际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原理)该实验反应的原理是_______(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实验步骤)具体实验步骤有:

①在硬质玻璃管中装入铜粉,两端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其中一端用气球密封;

②测量出实验所用硬质玻璃管的容积;

③停止加热后,待试管冷却至室温,注射器活塞稳定后,记录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

④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加热时不断推拉注射器:

⑤移动注射器活塞,在注射器中留下一定体积的气体,记录体积后与硬质玻璃管另一端密封连接,并将硬质玻璃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1)正确的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2)在实验加热过程中,硬质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缓慢推拉注射器活塞 的目的是____

(实验记录)如表是甲、乙、丙三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

实验 小组

硬质玻璃管 的容积/mL

反应前注射器中 气体体积/mL

反应后注射器中 气体体积/mL

反应消耗的氧 气体积/mL

空气中氧气的体 积分数(%)

45

15

4

11

18.3

40

18

5

13

22.4

50

20

6

____

______

 

填写上表中空白,帮助丙组同学完成实验数据的统计;

(实验分析)从上述数据中可知,该实验存在一定误差,导致该实验数据比21%小的原因不可能是_____(填数字序号)

①没有缓缓推拉注射器活塞;

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

③加入铜丝量太多;

④反应后读数时小气球中气体未全部挤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