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

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析】 A、植物秸秆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蜡烛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C、铁杵磨成针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燃放烟花爆竹能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实验室留置的NaOH的变质程度进行探究.先称取13.3g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 ),配制成50g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4.6%稀盐酸,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 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试计算:
(1)有多少克NaOH发生了变质?
(2)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 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 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 mL刻度处推至15 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 mL刻度处,则说明______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
(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课展示了一套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假设每步化学反应都完全,氧化铁样品中的杂质不反应).查阅资料:草酸在浓硫酸存在时加热发生如下反应:
H2C2O4manfen5.com 满分网 CO↑+CO2↑+H2O,通过讨论,同学们对这套装置有了多种认识.
(1)第一小组同学说:从实验安全和实验操作程序看,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先加热______(填A或D)处;实验结束时,应该______(填先或后)停止D处的加热;从环保的角度讲,此装置还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2)第二小组的同学说:用该实验装置可以检验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产物,其中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CO2+2Fe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由实验测知:取3.5gKMnO4晶体加热到220°C,分解放出的氧气多于按下式计算的理论量.按下式计算的理论量为放出氧气0.354g,2KMnO4manfen5.com 满分网K2MnO4+MnO2 +O2↑(溶于水呈紫红色)(溶于水呈绿色) (黑色,不溶)
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48mL,而实际测得的氧气为308mL(标准状况),超过理论量为:(308-248)m1,=60mL.
试回答:
(1)怎样用实验证明:超理论量的氧气不是来自MnO2______
(2)怎样用实验证明超理论量的氧气是由K2MnO4分解产生的?(要求用KMnO4制取氧气后的残渣实验,如图所示.)______

(3)怎样从“最后残渣”中分离出MnO2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经过学习我们初步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快慢、现象、生成物等与反应物的量、反应条件等有密切的关系、请各举一例说明
(1)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______
(2)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______
(3)反应物的量不同,反应现象可能不同: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