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现有下列A、B、C、D、E五种实验装置,根据题意,将装置的序号填入下列空格中. ...

现有下列A、B、C、D、E五种实验装置,根据题意,将装置的序号填入下列空格中.
manfen5.com 满分网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气体发生装置选用(填序号)______;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K2MnO4+MnO2+O2
(1)根据常见的仪器及仪器的名称结合图中所指来回答;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根据反应条件为加热以及高锰酸钾的状态进行解答; (3)根据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进行解答; (4)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物的状态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不需要加热来选择发生装置; (5)依据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发生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与水溶性来选择气体的收集装置. 【解析】 (1)由图可知,①是试管,②是集气瓶;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条件为加热以及高锰酸钾为固体,气体发生装置选用A;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3)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熄灭; (4)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物的状态为固体和液体,气体发生装置选用B;过氧化氢溶液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 (5)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所以我们选择A装置来制气体.又因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我们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氨气. 故答案为: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试管;②集气瓶. (2)A;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3)用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熄灭; (4)B;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5)A; 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媒体披露,顾客反映:某连锁餐饮企业“××豆浆”所提供的油条有氨气的异味.经记者采访,店方承认连锁店是用碳酸氢铵和水配成溶液发的面,使油条膨松.以下是记者与“××豆浆”品控部某经理的对话:
记者:“为什么部分油条有氨气的气味?”
经理:“我们对油条中的碳酸氢铵是定量化标准,对各门店的油条制作采取规范化标准.”
“顾客感到味呛,可能是油温不够所致.因为今天的厨师是新手.”
对稍有化学知识的人来说,经理的话可谓一语道破天机.
由以上信息,你可以得出:
(1)碳酸氢铵的物理性质是______
(2)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是______
(3)传统膨化剂使用的是NaHCO3,其加热后分解生成碳酸钠、最常见的溶剂和二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Na2CO3+H2O+CO2查看答案
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
(1)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   
(2)给试管加热时,都要先要给试管    ,再加热;
(3)用量筒量取液体度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的位置关系是    (填写“俯视”、“仰视”或“保持水平”). 查看答案
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D    、F   
(2)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为(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①B→F       
②C→B     (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应用有关知识简要说明下列问题:
(1)浓氨水要密封保存,其原因是   
(2)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   
(3)右图所示的标志,其含义是    ,你认为必须张贴此标志的地方有        (至少举两例).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manfen5.com 满分网
请认真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名称是______,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
(2)manfen5.com 满分网所表示的粒子符号为______,它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
(3)由原子序数为8和13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 (写化学式).
(4)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元素的排列规律是:从左至右______
(5)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 (填序号):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