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碳酸镁晶须广泛应用于冶金、耐火材料及化工产品等领域.为测定碳酸镁晶须中n的值,学...

碳酸镁晶须广泛应用于冶金、耐火材料及化工产品等领域.为测定碳酸镁晶须中n的值,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并进行了3次实验:(不考虑稀盐酸挥发)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阅资料]:
a、碳酸镁晶体受热分解,生成3种氧化物;
b、相对分子质量:[Mr(MgCO3):84、Mr(H2O):18、Mr(MgO):40、Mr(CO2):44]
[实验步骤]
   
②准确称取3.45g MgCO3•nH2O放在B装置中,连接仪器;
③打开弹簧夹a,鼓入一段时间空气,称量C装置的质量;
④关闭弹簧夹a,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缓滴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⑤打开弹簧夹a,   
⑥准确称量C装置的质量(如表);
编  号123
实验前228.00228.00228.00
实验后229.10229.11229.09
⑦重复上述步骤;
⑧根据数据进行计算.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1)完善实验步骤:①    ;⑤   
(2)请计算碳酸镁晶须中的n值.(要求有计算过程,3分)
(3)A装置中盛放的溶液是   
(4)D装置的作用是   
[实验反思]
(5)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有偏差,原因可能是   
(6)下列选项中,会造成实验结果偏大的是    ;偏小的是   
①反应结束后,没有通空气;            ②称量C装置前,没有通空气;
③没有A装置;                        ④没有D装置;
⑤稀盐酸滴加速率太快;                ⑥C装置中NaOH溶液浓度过大;
(7)为精确测定n的值,在老师指导下,小组同学称取13.8g MgCO3•nH2O进行热重分析,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热重曲线示意图.则:
manfen5.com 满分网
①t2℃时,剩余固体为    (填化学式);
②最终剩余的4.0g物质是    (填化学式);
③MgCO3•nH2O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1)根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步骤 (2)根据二氧化碳与碳酸镁晶体的质量关系分析 (3)根据实验目的分析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 (4)根据C装置的作用分析D装置的作用 (5)根据实验步骤分析出现实验误差的原因 (6)根据操作步骤引起的二氧化碳质量 的变化分析对n值的影响 (7)根据图象分析晶体分解过程及产物 【解析】 (1)有气体生成的装置必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通过碳酸镁晶体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确定n的值,实验前应将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排净,因此先将除去二氧化碳的空气鼓入装置,要除去空气中二氧化碳,可将空气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然后关闭弹簧夹a,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缓滴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打开弹簧夹a,缓缓鼓入空气,使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到C装置中,C装置增重的质量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2)3次实验C装置平均增重(1.1+1.11+1.09)g/3=1.1g MgCO3•nH2O~CO2 84+18n       44 3.45g       1.1g                 解得:n=3 (3)由上述分析可知A装置内盛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对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的干扰,. (4)D装置碱石灰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C装置,造成误差 (5)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有偏差,原因可能是B装置生成的CO2带出的水蒸气一同进入C装置 (6)①反应结束后,没有通空气,产生的二氧化碳没有全部排到C装置,使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小,引起结果偏大 ②称量C装置前,没有通空气,使空气中二氧化碳被C装置吸收,使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引起结果偏小. ③没有A装置,使空气中二氧化碳被C装置吸收,使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引起结果偏小. ④没有D装置,使外界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吸收,使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引起结果偏小. ⑤稀盐酸滴加速率太快,产生的二氧化碳没有全部被C装置吸收,使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小,引起结果偏大 ⑥C装置中NaOH溶液浓度过大,不会影响二氧化碳的质量,对结果没有影响. (7)①由第(2)问计算可知该晶体的化学式为MgCO3•3H2O,由图象可知该晶体分解过程先分解生成水,当结晶水全部失去后碳酸镁分解生成氧化镁和水,设t2℃时,剩余固体化学式为MgCO3•xH2O,则此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O3•3H2OMgCO3•xH2O+(3-x)H2O 138           84+x×18 13.8g         10.2g x=1 故此时物质的化学式为MgCO3•H2O ②根据分解过程可知最终分解过程是碳酸镁完全分解生成氧化镁和水,因此最终固体是氧化镁,化学式为MgO ③MgCO3•nH2O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MgCO3•3H2O MgO+CO2↑+3H2O 故答案为:(1)①检查气密性    ⑤缓缓鼓入空气 (2)3次实验C装置平均增重(1.1+1.11+1.09)g/3=1.1g MgCO3•nH2O~CO2 84+18n       44 3.45g       1.1g                 = 解得:n=3 (3)NaOH(浓)溶液 (4)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C装置,造成误差 (5)B装置生成的CO2带出的水蒸气一同进入C装置 (6)①⑤②③④ (7)①MgCO3•H2O    ②MgO    ③MgCO3•3H2O MgO+CO2↑+3H2O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实验课上,为检验镁条能否在N2中燃烧,兴趣小组展开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氮化镁(Mg3N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和水反应,生成Mg(OH)2和NH3
[实验步骤]
manfen5.com 满分网
①将足量白磷在空气中点燃后,迅速伸入钟罩内,塞紧橡皮塞(图1);
②待钟罩内水面不再变化时,向水槽中加水,使水槽中液面与钟罩内液面相平;
③打开橡皮塞,将燃着的螺旋状镁条迅速伸入钟罩内,塞紧橡皮塞(图2);
④待钟罩内水面不再变化时,观察钟罩内壁及表面皿中固体颜色,取少量固体加入水中.
[分析]
(1)步骤①中足量白磷在钟罩内燃烧的目的是   
(2)步骤②中加水的目的是   
(3)步骤③中镁条绕城螺旋状的目的是    ;镁条剧烈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步骤④中钟罩内壁及表面皿中出现淡黄色固体.加入水中,产生白色浑浊及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    色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结论]
镁能在N2中燃烧,并生成Mg3N2
(5)请你判断:2.40g镁条在某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所得固体质量可能为   
[相对分子质量--Mr(MgO):40、Mr(Mg3N2):100]
A.3.33g       B.4.00g       C.3.93g       D.3.96g. 查看答案
水玻璃(Na2SiO3溶液)广泛应用于耐火材料、洗涤剂生产等领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下图是用稻壳灰(SiO2:65%~70%、C:30%~35%)制取水玻璃的工艺流程:
manfen5.com 满分网
(1)反应时,要加热搅拌并加压的目的是   
(2)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操作A的名称是    ,若在实验室中完成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       
(4)可循环使用的洗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5)操作B的名称是    ,实验室完成该操作需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6)该工艺能有效降低成本,是因为        查看答案
如图是某品牌牛奶的标签,回答问题:
营养成分
每100克含
蛋白质≥3.3克
脂肪≥3.3克
碳水化合物≤5.5克
维生素D340-160IU
钙≥120mg
(1)该品牌牛奶中,能提供能量的是   
A.蛋白质  B.脂肪  C.碳水化合物  D.维生素  E.钙
(2)该标签中没有提及的人体必需营养素为   
(3)淀粉是一种常见的碳水化合物,常用    检验淀粉;
(4)钙是人体必须元素之一,缺钙会导致    (答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
变废为宝好处多.
(1)秸秆再生利用
①我市一企业将秸秆经一系列处理开发出天然秸秆塑料,优点为   
A.节约能源     B.减少白色污染     C.减少因焚烧秸秆产生的PM2.5
②使用1吨塑料要排放3.13吨CO2,而这种塑料仅为1.6吨,若工厂化年产1.4万吨该塑料,则每年可减少排放CO2    万吨(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
③秸秆可制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草木灰中可溶物含K2CO3、K2SO4和KCl,图1是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manfen5.com 满分网
①农业上,草木灰可作    肥,    (填“能”或“不能”)和NH4Cl混用;
②KCl是    溶(填“易”、“可”、“微”、“难”)物质,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③提取草木灰中K2CO3的步骤如图2所示:则晶体A主要是        (填化学式),晶体B主要是    (填化学式).
(3)废旧电路板(PCB)回收利用
①PCB中含:a、Cu、Ag、Pb(铅)、Fe等;  b、塑料聚合物;  c、陶瓷和玻璃纤维.
其中属于无机材料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②用溶蚀法回收PCB中的Cu,原理如下:
a、溶蚀:将Cu溶解在CuCl2溶液中,生成Cu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再生:将O2鼓入CuCl溶液,加入稀HCl,生成CuCl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置换:在再生液中加入铁粉,得到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查看答案
用字母序号填空:a.N2    b.NaHCO3     c.焦炭      d.NaCl
(1)用于工业炼铁的是   
(2)用作食品保护气的是   
(3)可作调味品的是   
(4)用于焙制糕点疏松剂的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