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3分)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容易吸水和变质。实验室中有220 g久置的的氢氧化钠固...

(3分)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容易吸水和变质。实验室中有220 g久置的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假设样品中各成分的分布是均匀的)。某实验小组从该样品中取出20 g ,加热烘干其中的水分,得到18.6 g固体。向所得固体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得到10 g沉淀。对上述数据分析计算后,该小组同学向剩余的氢氧化钠样品中加入了一定量的氢氧化钙粉末和水,充分反应后,过滤,恰好得到了10%的氢氧化钠溶液。计算加入的氢氧化钙和水的质量。

 

74g;1426g 【解析】 试题分析:解法一:因为 20 g 样品烘干后得到18.6 固体,加入石灰水后得到10 沉淀。则,剩余200g样品中含有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固体共有 186 固体,加入熟石灰后得到碳酸钙100 g。 设样品中碳酸钠质量为x,加入氢氧化钙的质量为y,反应生成NaOH的质量为z。 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 106       74          100         80 x         y           100 g       z 106:100=x:100g   74:100=y:100g   100:80=100g:z x=106g                 y= 74g          z =80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86g – 106 g + 80 g = 160g 所得溶液中水的质量为160g÷10% – 160g = 1440g 所以 加入的水量为1440g –(200g – 186g)= 1426g 答:加入的氢氧化钙质量为74 g,加入的水质量为1426 g。 解法二: 【解析】 设20 g样品中含有的碳酸钠质量为 x Na2CO3 + Ca(OH)2 ==== Ca CO3↓ + 2NaOH 106                 100 x                   10 g  = x= 10.6 g 所以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水的质量分数为1- 53% - 40% = 7% 设加入氢氧化钙的质量为 y,反应生成NaOH的质量为 z Na2CO3    +      Ca(OH)2   ====   Ca CO3↓ +   2NaOH 106                74                          80 (220-20) g×53%    y                           z 106:[(220-20) g×53%]=74:y    106:[(220-20) g×53%]=80:z y= 74 g                          z =80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20g – 20g)× 40% + 80g = 160g 所得溶液中水的质量为160g÷10% – 160g = 1440g 所以 加入的水量为1440g –(220g – 20g)×7% = 1426g 答:加入的氢氧化钙质量为74 g,加入的水质量为1426 g。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3分)氯化锌是一种化工原料,可用于电池、电镀、医药和工业水处理等行业。工业上,将氧化锌加入盐酸中进行反应,制得氯化锌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O + 2HCl ==== ZnCl2 + H2O。欲制得1360 g氯化锌,计算需要加入氧化锌的质量。

 

查看答案

(8分)在户外聚会时,化学老师点燃了一支自制的蜡烛,同学们发现这支蜡烛不易被风吹灭,原来在蜡烛的棉芯里藏了两根相互缠绕的银白色金属丝。老师指出金属丝的成分可能是Mg、Al、Fe中的一种或两种。回校后,老师提供了Mg、Al、Fe三种已知金属和MgSO4、Al2(SO4)3、FeSO4、CuSO4四种盐溶液,以及未知金属的样品。指导同学们先进行了参照实验,之后探究未知金属的成分。

满分5 manfen5.com

(1)三种已知金属的参照实验

试剂

Mg

Al

Fe

MgSO4溶液

有气泡产生。

 “▲”

 “▲”

Al2(SO4)3溶液

有大量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金属表面有白色固体附着。

 “▲”

 “▲”

FeSO4溶液

有大量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金属表面有灰黑色固体附着。

试管底部有灰黑色固体析出。

 “▲”

CuSO4溶液

有大量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金属表面有红色固体附着。

一段时间后金属表面有红色固体附着。

一段时间后金属表面有红色固体附着。

用“▲”标记的实验有相同的现象,“▲”处应记录的是          ;表中的“灰黑色固体”的成分为_________。Al与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未知金属成分的探究

该小组同学将两根未知金属丝分开,如图所示放入CuSO4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试剂

两根未知金属丝

 

CuSO4溶液

一根金属丝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另一根金属丝上没有气泡;一段时间后,两根金属丝表面都有红色固体附着。

       

通过与参照实验对比,可以获得的结论是:两种金属丝的成分不同,有气泡冒出的金属丝成分是         。用老师提供的试剂再进行一个实验,就能证明另外一种金属丝的成分,实验方案为      

(3)实验反思

同学们在反思实验原理时,提出还可将另一种金属直接放入稀硫酸或稀盐酸中,有的同学认为可以通过“金属产生气泡的快慢”这一现象进行判断,有的同学认为这种判断依据不够合理,理由是         。但是“将另一种金属直接放入稀硫酸或稀盐酸中”还是可以判断出金属的成分,依据的现象是       

 

查看答案

(5分)下图荣获2011年德国红点设计大奖的“示压瓶”,由湖南科技大学的七名同学创作,在它的瓶盖顶部用了软质材料,使之可以轻易的识别出瓶内气压大小,如在示压瓶中装入碳酸饮料,摇动后瓶盖中部凸起,警示打开瓶盖时有喷出的危险。

满分5 manfen5.com

(1)取一个示压瓶,加入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盖中部凸起,过了一会儿又恢复原状。则加入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          (写出一组);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2)另取一个示压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迅速倒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且瓶盖中部凹陷,过了一会没有恢复原状。此实验能否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填 “能”或“不能”),其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6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A            B           C          D             E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序号,下同)。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查看答案

(7分)实验小组的同学研讨初中常见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时,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中的每一步均有明显现象,实验操作及部分现象如下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回答下列问题:

(1)A溶液一定呈        性(填“酸”或“中”或“碱”)。

(2)气体D的化学式为       

(3)步骤②的实验现象为       

(4)E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5)B溶液的溶质由两种元素组成,④中产生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实验后将盛有C固体烧杯中的上清液取出少量,继续加入E溶液,仍有C固体析出,已知A与E中的阳离子相同,则实验后所得溶液含有的溶质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