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上海到西藏樟木的318国道,被称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读“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图”...

上海到西藏樟木的318国道,被称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读“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图”回答下列问题。

1.318国道大致沿纬线延伸。

2.重庆市简称为;宜昌所在省级行政区名称为。

3.这条景观大道从起点到终点,下列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年平均气温增高

B.平均海拔增高

C.年降水量增加

D.人口密度增大

4.沿318国道旅行,从宜昌到成都的途中,发现当地人普遍爱吃辣椒,主要是因为。

5.在山区,常会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沿途最易遇到滑坡、泥石流的地段是段填上海至宜昌或成都至林芝

6.沿途不能看到的景观是

A秀美的水乡景色

B.绿油油的茶树

C.地表千沟万壑

D.高原草场,牦牛成群

 

1.30°N1分 2.渝;湖北2分 3.B2分 4.当地气候多雨,特别是冬季气候冷湿,吃辣椒有利于驱寒去湿(意思对即可)2分 5.成都至林芝1分 6.C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318国道大致沿北纬38纬线延伸。 2.重庆市简称是渝,宜昌是湖北省的城市,湖北省简称鄂。 3.读图可知,这条景观大道自动向西先后经过了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所以平均海拔增高。故选B。 4.从宜昌到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当地气候多雨,特别是冬季气候冷湿,吃辣椒有利于驱寒去湿。 5.在山区,常会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沿途最易遇到滑坡、泥石流的地段是成都至林芝。因为这段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区。地形陡峭,降水丰富。 6.318大道从东到西经过了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和横断山区和青藏高原。所以有秀美的水乡景色,绿油油的茶树,也有高原牦牛。千沟万壑是黄土高原的景观。所以选C。 考点:该题考查318国道经过的地形区、省区、景观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黄河水系图,回答:

1.图中祁连山的走向是________。

2.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乙是_____海洋

3.在上游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塑造了图中①平原和②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4.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主要是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5.图中兰州、西安、郑州、济南等四个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图反映了长江与黄河都存在__________问题。目前,我国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该工程实施后,对长江和黄河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径流量增加

B.泥沙含量减少

C.水能蕴藏量增加

D.流域面积增大

 

查看答案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北平原是我国小麦玉米棉花的集中产区,其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23%,但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38%

材料二: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阴雨绵绵,持续一个月之久。至七八月份,一段时间出现了晴朗干燥的天气,这正是水稻旺盛生长极需要水的时期。

材料三:云南省水资源量居全国第三,2009-2012年却连续四年冬春季节遭遇大旱。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哪些特点:

材料一反映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

材料二反映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

材料三反映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3针对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明确提出建设节水型社会,要求在生产和生活中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对此你有哪些好的建议3条以上

 

查看答案

我国某一盆地,位于地势第二阶梯,盆地中的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常常飞沙走石,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高山冰雪融水哺育着一块块绿洲。据材料完成问题。

1.上述文字描述的盆地是

A柴达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四川盆地

2.该盆地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我国北方地区

B.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

C.受冬季风影响大

D.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查看答案

下图中,A、B分别为我国某地2003年和2013年土地利用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减少最多的是

A耕地

B.林地

C.滩涂

D.居民区

2.图中显示,该地区目前存在的最大环境问题是

A人口增加

B.大气污染

C.水污染

D.水土流失

 

查看答案

读“中国政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领土最西端在

A最北端在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B.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C.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D.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2.我国南北跨纬度

A约49°

B.约69°

C.约80°

D.约57°

3.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