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0年福建四地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六校联考语文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族庖月更刀,折也(众、一般)          B.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介词,表被动)

C.比得软脚病(近来)                    D.摄乎大国之间(夹、迫近)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组是(3分)(    )

①项王军壁垓下            ②良庖岁更刀,割也 

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奇才    ④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⑤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⑥函梁君臣之首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③⑤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B.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C.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D.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3分)(    )

A.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B.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C.洎牧以谗诛              D.赵尝五战于秦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5~8题。

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及长,专心性理。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读宋儒《太极图》《通书》《西铭》,叹曰:“道在是矣。”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事父母至孝,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谓:“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父欣然从之。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既葬,庐墓六年。

端初读谢应芳《辨惑编》,笃好之,一切浮屠、巫觋(xí)、风水、时日之说屏不用。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极。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知府郭晟问为政,端曰:“共公廉乎。公则民不敢漫,廉则吏不敢欺。”晟拜受。遭艰归,渑池、霍诸生多就墓次受学。服阕,改薄州学正,霍、薄两邑各上章争之,霍奏先得请。

霍州李德与端同时,亦讲学于其乡。及见端,退语诸生曰:“学不厌,教不倦,曹子之盛德也。至其知古今,达事变,未学鲜或及之。古言‘得经师易,得人师难',诸生得人师矣。”遂避席去。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

端先后在霍十六载,宣德九年卒官,年五十九。诸生服心丧三年,霍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贫不能归葬,遂留葬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年荒劝振     劝振:指勉励赈灾

B.就墓次受学   墓次:指服丧人的临时住处

C.端亦高其行谊 高其行谊:指赞扬他的行为和情谊

D.命诸生延致之  延致:指去请……回来

2.选出完全表现曹端至孝、清廉品德的一组内容(    )(3分)

①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 ②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 ③既葬、庐墓六年。 ④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 ⑤年荒劝振,存活甚众。 ⑥遭艰归,……服阕,改薄州学正。 ⑦贫不能归,遂留葬霍。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⑦        D.②③⑥⑦

3.叙述或评价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曹端读谢应芳的《辨惑编》后对佛教道教、巫婆神汉、阴阳先生、凶时吉日的说法都不相信,表现他开始有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B.曹端为百姓设里社、里谷坛,让百姓好祈报收成,在我们看来仍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C.与曹端同在霍州讲学的李德见到曹端,离开时,对曹端的学生说了一番话,赞扬曹端学识广博,是难得的人师。表明李德是个有自知之明的先生

D.曹端去世,诸生服心丧三年,霍州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其原因是曹端在霍州十六载,做官时为政公廉。

4.将上文中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

译文:

(2)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

译文:

 

三、名句默写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1)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2)                       ,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3)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5)女娲炼石补天处,                       。(李贺《李凭箜篌引》)

(6)春水碧于天,                    。(韦庄《菩萨蛮》)

(7)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8)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杜牧《阿房宫赋》)

(9)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10)会桃花之芳园,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③古曲有《梅花落》。

(1)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2)本诗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4分)

 

五、选择题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吴来太爷从家乡带来《太上感应篇》。他死后《感应篇》成了他孙女蕙芳的精神慰藉。后来有一天吴荪甫带蕙芳出去欧洲游玩,《感应篇》掉到河里毁坏了。(《子夜》)

B.吴荪甫最后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杜竹斋的最后倒戈。杜竹斋是吴荪甫的姐夫,是一个十分有实力的金融资本家。他性格谨慎而又惟利是图,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吴荪甫的旧情人刘玉英的背叛。(《子夜》)

C.聂赫留朵夫返身回到法院脱下大衣,走上楼去。他在第一条走廊里就遇见了法纳林。他拦住律师,说有事要同他商量。玛丝洛娃被判刑后,聂赫留朵夫认为法庭作出的判决是不公正的。他去找律师法纳林,准备把案件告到高级法院。(《复活》)

D.聂赫留朵夫决定陪玛丝洛娃一起去西伯利亚服役,他回家乡处理田产,看到农村一副破败景象,农民都在挨饿,他知道这是农民们的土地被夺走的结果。于是,他决定放弃土地所有权,把土地交给农民,只收取租金,而且租金由农民自己支配,用于公共事业。(《复活》)

E.吴荪甫面临三线作战:第一条战线是公债市场,对手是最大的敌人赵伯韬。第二条战线是他的主业实业,即他旗下的一系列工厂的运作。第三条战线,是他家庭,他要应对杜竹斋等人的勾心斗角。(《子夜》)

 

六、其他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l00字左右)(5分)

(1)请简述《子夜》中吴老太爷在上海受到的刺激。

(2)简述玛丝洛娃不小心毒死商人的过程。

 

七、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①尚:同“上”。    ② 颂:同“诵”。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又尚论古之人“的意思是:又向上追论古代人物。

B.“是尚友也”中的“尚友”指的是追溯历史,与古人交朋友。

C.通过对如何交友的阐述,孟子提出了读书要“知人论世”的见解。

D.孟子以层层推进的形式阐述了自己对于交友的认识。

(2)结合文段,用自己的话谈谈孟子对于交友的认识。(3分)

答:                                                                           

 

八、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这么近,那么远

刘 璐

我坐在窗前写东西。拎着纸和笔走过城市的每个角落,不停地写。因为我知道,城市就要完全变样,这种改变在细水长流的日子里,一点一点地侵蚀原本该有的宁静和安详。

眼前一切熟悉的陌生着,离我这么近,却又那么远。

房间后面的一片旧民房在不久前市政府的“消灭城中村”活动中终于全部被拆掉了,此时我坐在窗台前看到的只是一片废墟。不过,要不了多久,一定会有一群又一群的勘察人员来到这里,然后是一队又一队的建筑工人,最后就是一排又一排的高楼大厦。高楼的下面会开起各种各样的商店,从酒吧到舞厅。夜晚,这里会亮起炫目的霓虹,那是一种和纯朴无关的奢华夜景。街上会走来形形色色的男女,他们在深夜的疯狂嘶吼将搅乱我原本安然的梦境。

我感到有什么东西从我的生活中突然地抽离了,或者什么东西突然地袭入了我的生活。我感到深深的恐惧。

窗口吹来的风弄乱了原本安静地躺在鬓角的发丝,我腾出手整理前额。微抬起头的那一瞬间,我看见一把又一把的标尺侵入我的视野。这跟我预想的毫无差池。我再也听不见窗台前面孩子们嬉戏打闹的声音,天黑时他们的母亲焦急却又慈爱的呼唤声。

总有一天,一切都会面目全非,我知道。

学校门口的河水,已经由浅绿变成了深绿。水藻如同学生们课桌上的试卷般疯长,刺鼻的气味也从校门口蔓延至整个校园。而城西的造纸厂依旧日夜不停地生产出洁白的纸张。

城市缄默的往昔,沉入斑驳的流光中,化做一缕青烟。

拥挤的街道上“爬”满了如同蚂蚁般的汽车,从轿车到大卡,从大众到宝马。倚在车窗宽大的玻璃上,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会想起小时候坐在爸爸的“凤凰大卡”上的那些日子。那时候的天似乎总是很蓝,空气也好得让人感动,就连那叮叮的车铃声也异常的清脆动听。而我总是快乐地唱着歌,或者幸福地听着爸爸讲故事。可是过去的已经过去,我们都回不去了。我只能一脸茫然地继续倚在车窗宽大的玻璃上,在这个到处都是立交桥的城市“爬”上去又“爬”下来,机械而又无奈。

我不禁在想,是否真的有一天,这个城市会变成由几百层的高楼和无数的立交桥组成钢筋水泥的森林?到那个时候,是否会有许多“可怜”的人“可怜”到从来到这个世界到告别这个世界都未曾见过阳春三月漫山遍野的红杜鹃?不得而知。

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历史的脚步不会因为怜悯而驻足。除了面对,我们别无选择。

只是,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你依然会柔软地想起那个曾经温暖过你的小城,熟悉而又陌生……

            (选自《读写月刊》2009年1-2合刊,略有改动)

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作者虽然对拆成废墟的旧民房感到惋惜,但是又对将要建成的排排高楼大厦充满了深深期待。

B.在“‘爬’满了汽车”的情境中追忆坐在“凤凰大卡”上的快乐日子,表现了作者对过去那种简朴而又幸福的生活的眷恋。

C.文中最后一段“熟悉而又陌生”,既与第二段的“熟悉的陌生着”相互照应,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D.面对现代文明对人们生活的侵袭,作者感到“恐惧”,写下此文,意在表达能够回到过去那种宁静、安详、纯朴的生活的愿望。

E.文章标题“这么近,那么远”言简意丰,短短六字,概括地揭示了现代文明对人们生活的侵袭及其引发的困惑和忧虑。

2.文中画横线处主要采用了什么写法?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断发展的现代文明,虽然带给人们诸多的便捷和舒适,但同时也造成了新的问题。

请结合文本,探究现代文明有哪些负面影响。(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哥本哈根协议——失败中的胜利

这是二战结束60多年来罕见的一幕,在哥本哈根峰会的最后12个小时,全球主要强权国家的领袖以及最贫穷落后国家的领袖穿梭会面,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行动起来,对抗气候暖化。最后的结果虽不完美,但在某种意义上,带来地球生存的新希望,其重要性不亚于二战的胜利和冷战的结束。

毫无疑问,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中国总理温家宝是这次峰会的两大巨星。他们代表两个不同展阶段的国家阵营,代表两个不同的体制,代表两个不同的发展模式,甚至代表两个不同的意识形态,但是,他们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所以必须携起手来,带领全球共抗温室气体效应。

这次峰会,10天的时间,争论没有一刻停止过,以致于最后国际社会已经悲观,预言这次峰会将流产。但在最后,美国和中国领袖果断拍板,各自让步,结束了被媒体称为“中美较量相持不下”的局面,奥巴马总统宣布,与中国、印度、巴西、南非领袖们达成一个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却切实可行的方案。

美国同意带领西方国家每年筹措1000亿元援助贫困国家对付气候暖化,直到2020年。这等于承认西方贪婪的发展,是气候暖化的一个历史原因,也需要为此负责并作出补偿,这是真正走出西方中心论、西方正确论的关键一步。

同样,中国同意国际社会对其落实减排目标可以有某种程度的监督确认,等于承认中国作为大国需要遵守国际认同的透明标准、科学标准,这是真正走出中国特殊论、走出心理锁国的关键一步。

当美国走下神坛、中国走进世界的时候,全球化运动将发生重大的变化,从共同对付金融危机,到哥本哈根峰会,全球化的主题,包括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终于超越战争、意识形态、宗教纷争,成为世界最关注的话题。这可能是人类送给自己的最佳新年礼物。

回顾峰会的胶着原因,不是各国对废气减排的必要性形不成共识,而主要是三方矛盾,美国、中国和非洲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对援助经费和各自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问题纠缠不休。

美国还是最让人失望,奥巴马上台,表面采取与小布什截然不同的路线,但一遇实际情况,根本就是“萧规曹随”。在阿富汗战争议题上,奥巴马顶着诺贝尔和平奖的桂冠,还是实行了增兵的扩大战争政策;这次哥本哈根协议上,奥巴马政府仍然不认同之前的《京都议定书》。为了掩盖自己的不敢承担,也是把责任推到中国头上,认为中国承诺的减排标准,难以验证。言下之意,中国如果说一套做一套,美国就要吃大亏。

中国面临的挑战最为艰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中国的经济崛起和排废量巨大为理由,迫使中国制定更高的排废指标,并要接受国际社会的检验,不能自己报数字;以非洲为首的落后国家,则要求中国不但放弃排废的受援,还要承担帮助他们的重任。

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中国采取了抗拒美国,迎合发展中国家的策略,声明中国将把理应从西方国家得到的金钱援助,转让给落后国家,还带领落后国家进行技术性杯葛,要求西方国家承诺更大的援助金额。

1.下列对新闻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全球主要强权国家的领袖频繁会面,在哥本哈根峰会终于出现了二战60年后再也没有见过的场面。

B.代表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阵营、两个不同的体制、两个不同的发展模式、两个不同的意识形态的中国和美国因为全球环保问题携起了手。

C.美国承认西方的快速发展是气候暖化的原因,愿意为此负责并作出补偿。美国将带领西方国家每年筹措1000亿元援助贫困国家对付气候暖化。

D.美国、中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对援助经费和各自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问题纠缠不休,对废气减排的必要性形不成共识,这是峰会胶着的原因。

E.西方国家要求中国制定更高的排费指标,并要接受国际社会的检验。而一些落后国家则要求中国放弃排费的受援,同时承担帮助他们的重任。

2.新闻标题中“失败中的胜利”,具体指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球化的主题中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是否矛盾,为何峰会上各国争吵不止。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指出并修改下面文段的语病。(修改三处即可)(3分)

今天上午的中国足协全部会议上,韦迪和足协工作人员进行了第一次见面。会上,韦迪发表了自己的就职典礼。他表示:中国足球现在的问题,是一般普通国家都会遇到的问题,自己有信心解决,绝不让那些伤害球迷的思想和行为任其泛滥。

答:⑴ 改为

    ⑵ 改为

    ⑶ 改为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根据提供的两个例句,写出新词语“半糖”的意思。(3分)

例1:半糖哲学之一:一半成熟一半幼稚,做人才有意思。

半糖哲学之二:一半聪明一半愚笨,大智若愚最好。

例2:写程序的时候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入迷了也不好,不入迷也不好,要有所入迷,还能迅速退出,尝到甜头就走,所以叫半糖程序。

 “半糖”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作文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70分)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觉得耳边有轻柔的呼唤,低声的诉说;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卸去疲惫,会带你走进过往的回忆中;有这样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灵的震撼,会让你的心中充满感动。

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