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安徽省2017-2018学年高二1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1920年,《新青年》从第八卷起成为中共的机关刊物。下图第一期的封面设计很好地体现了全新的编辑意图:封面正中是一个地球,从东西两半球伸出两只有力的手,紧紧相握。这反映出

A. 民主革命完成了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B. 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C. 新文化运动由启蒙向劳工和社会实践转向

D. 中国思想解放运动得到了苏俄的大力支持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特观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侵横,求有立于天地之间,斯真刻不容缓之事。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严复的这段话,反映出他关注自由主要是基于

A. 救亡图存    B. 实现民主    C. 发展经济    D. 解放思想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京剧的形成是有清以来最为重要的文化现象。清代戏曲一方面是各种声腔纷纷兴起,互相争胜;另一方面又彼此交流,实行新的综合。没有新的综合,就不会有曲调丰富、艺术表现力强大的大型新剧种的出现。材料反映了

A.京剧已成为百戏之祖

B.京剧是古代戏曲的高峰

C.京剧艺术经融合而推陈出新

D.京剧标志着古代戏曲的成熟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去苏联化是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共领导人的共识。下列史实中,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1899年,孙中山提议成立团结中华民族的统一国家以抵抗外国帝国主义侵略。为此,他提出在西藏修建铁路,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边防并促进西藏经济发展。这表明当时他认为

A. 民权是中国近代社会问题

B. 应该大力传播三民主义

C. 民生是实现民族主义的保障

D. 新三民主义重视民族团结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观察下图,这同一物种的四种野生鸟类发生变异的原因包括

①用进废退

②获得性遗传

③自然选择

④人工驯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宗教改革应该说解决了一个困扰过世界大多数文明的难题,那就是怎样处理曾在社会进步中是合理的,但随着时代进步而变得落伍甚至成为障碍的旧传统。材料中的“解决的难题”指的是

A. 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B. 宣扬俗权至上增进民族意识

C. 旨在全面批判封建意识形态    D. 借助传统文化反对神学束缚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说:“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不能免矣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对这一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批判了人们自私自利    B. 强调了公私之间的对立关系

C. 反映了当时新经济因素的要求    D. 肯定了私有开始向公有的转化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阅读《部分科技发明在沪渝两地应用年份的比较表》。该表反映出近代中国

技术门类

西方发明

上海

重庆

铁路

1825年

1876年

1934年

电报

1835年

1871年

1886年

电话

1876年

1882年

1912年

电灯

1881年

1882年

1906年

 

 

A. 民族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    B. 应用西方科技速度不断加快

C. 基本完成工业革命的使命    D. 东西部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列对法国启蒙思想最准确的表达是

A. 批判专制主义,提倡自由平等思想

B. 批判封建制度,对新社会提出设想的思想

C. 批判教权主义,提倡个人自由的思想

D. 否定封建王权,提倡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列两组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史上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运动。下列哪一人物与这一运动没有直接关系?

A、陈独秀                  B、孙中山

C、鲁迅                    D、李大钊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2011年1月11日上午,一座总高9.5米的“孔子”塑像在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落成。国家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 缅怀和表彰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

B. 纪念和肯定孔子在文化上的成就

C. 宣传和实践儒家学说的政治主张

D. 弘扬和体现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对下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由甲骨文到隶书    B. 秦统一文字为小篆

C. 由小篆变为隶书    D. 汉字演变由繁到简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秦朝和西汉的主流思想分别是

A. 儒家、墨家    B. 道家、法家

C. 法家、儒家    D. 道家、儒家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科学革命的影响”。这里的“科学革命”主要是指

A.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    B. 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 电力的广泛运用    D.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有学者指出:“十四世纪,一场反叛中世纪精神权威和旧价值观念、开创新时代思想文化传统的运动发生了。”这场运动

A. 倡导人的个性解放

B. 揭开宇宙运行规律

C. 其有政治革命性质

D. 挑战了教皇的权威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他们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的神学。”材料评论的是(  )

A. 智者运动    B. 文艺复兴运动

C. 宗教改革运动    D. 启蒙运动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唐代画家张彦远曾说,“然今之画人,粗善写貌,得其形似,则无其气韵;具其色彩,则失其笔法。岂曰画也?”这表明他注重

A. 描绘人物形象

B. 逼真摹写客观事物

C. 绘画布局构图

D. 传达主观情致神韵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面几幅中国古代书法作品,其字体产生于同一时期的是

A. (1)(3)

B. (2)(4)

C. (1)(4)

D. (3)(4)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观点——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上述“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A. 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

B. 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C. 预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

D. 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人类第一次用数学方法精确描绘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并影响启蒙思想家去探索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的科学成就是

A. 经典力学    B. 太阳中心说    C. 进化论    D. 地球中心说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下列作品与《人间喜剧》创作风格一致的是(   )

A.《等待戈多》                      B.《自由引导人民》

C.《格尔尼卡》                       D.《大卫·科波菲尔》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的“信仰得救”,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指

A. 否定教会地位

B. 宣扬《圣经》精神

C. 反对封建专制

D. 个人宗教信仰自由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儒、道、释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下列现象能反映“三教合一”这一文化现象的是

A. 《西游记》

B. 《水浒传》

C. 《三国演义》

D. 《儒林外史》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马丁·路德提出:让每一个知道自己是基督徒的人确知:我们都是祭司,我们彼此没有分别,即是说,我们对于圣道和一切圣礼都有同等的权利,这一主张在当时最主要的积极意义在于(   )

A. 破除了人们对宗教神学的迷信

B. 顺应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C. 有利于各民族国家的形成

D. 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特权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和良知。……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该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材料二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前提下,那些经济上有实力的商家要求政治上的地位,于是出现了精神上的反叛。这种生活本体的变化引发了作家创作意识变化,时代前进的要求也为时代前进的思想变化提供了基础。李贽在这样一种生存环境下,他的思想也有了初步的“民主意识”,从而为他的“民本意识”突破儒家“民本思想”提供了社会基础。从李贽生存的地理环境来看,当时李贽生活在比较繁华的贸易港口泉州,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和观念通过这一窗口传播进来。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影响下,李贽的思想更具反叛精神,富有战斗性。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

(2)根据材料二,概括李贽思想产生的主要社会背景。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  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内藤湖南《宋代文化特征》

材料二  宋代的领导地位源于一系列的因素,从技术上的发明、从普遍的教育到对宗教和各种哲学思想的宽容。……上一个1000年的中国,是世界超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乔纳森·斯彭斯《新闻周刊》

材料三  蒙古人的入侵形成了对于伟大的中华帝国的沉重打击,这个帝国在当时是全  世界最富有和最先进的国家。在蒙古人入侵的前夜,中华文明在许多方面都处于它的辉煌顶峰,而由于此次入侵,它却在其历史中经受着彻底的破坏。  

    ——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材料四  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到宋代已发育成熟;而近代中国的新因素,到宋代已显著呈现。然而之后中国的历史发展并没有顺利地走进近代社会。

    ——著名汉学家埃狄纳·巴拉兹

(1)根据材料一,举例说明宋代文学艺术领域的平民趣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具体史实指出宋代领导地位形成的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的历史发展“并没有顺利地走进近代社会”    的原因。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选拔官员是促进社会精英有序流动,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

材料一(魏征说:)今欲求人,必须审访其行。若知其善,然后用之。……乱代惟求其才,不顾其行。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

——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二任人(依靠保举)而不任法,则法简而人重;任法(依靠规则)而不任人,则法繁而人轻。法简而人重,其弊也,请谒公行

①而威势下移;法繁而人轻,其弊也,人得苟免,而贤不肖均②,此古今之通患也。夫欲人法并用,轻重相持,当安所折中?

——苏轼《私试策问•人与法并用》

①请谒公行:私下求官风气盛行

②贤不肖均:无论是否有德才同样为官

材料三大小官吏必须考试,定了他们的资格,无论那官吏是由选举的抑或由委任的,必须合格之人,方得有效。这法可以除却盲从滥举及任用私人的流弊。……凡是我们人民的公仆,都要经过考试,不能随便乱用。……没有考试制度,一班不懂政治的人,都想去做官,弄到弊端百出,在政府方面,是乌烟瘴气,在人民方面,更是非常的怨恨。

——《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征所主张的选官标准。结合所学,指出唐代选官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史实说明中国古代“任人”和“任法”的制度,并指出“任法”制度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的选官方法。从以上三则材料中选择适当的内容,说明孙中山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借鉴。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政治、经济、思想在社会转型时期会发生剧烈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七国乃是以春秋时代许多战争及商业资本发展而产生的集权国家,已不是旧来的封建侯领。这个集权国家的政权在官僚士大夫之手而不在封建贵族之手。……春秋末年,普遍的做法是任命地方官来管理各个地区。许倬云先生将这种国家称之为“新型国家”,以区别于封建制国家中的诸侯国。

——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材料二在韩非子看来,用宽松而舒缓的礼乐象征来垂戒,靠未必善良的人性自觉来拯救,都是缘木求鱼的迂阔思路。他的思想有两个基点:一个是人性之恶,一个是时代变了,治理方法不能不变。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型国家”与封建制国家中的诸侯国在政治上的不同。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战国时期的基本社会状况,并指出儒法两家重建秩序的主张。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子》

材料二: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性情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荀子》

材料三: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材料二中孟子和荀子观点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麦迪逊和荀子观点的共同之处。

(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人性的看法和治理国家、规范社会的见解。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