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江西省高二第二次段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国弱民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上述言论体现的是:

A.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

B.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

C.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

D.憎恶权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

A.“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四使并进”

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臣事居,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

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   )

A.绘画艺术                             B.戏剧表演

C.篆刻艺术                             D.书法艺术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共“十一大”(1977年)至“十五大”(1997年)五个报告中的关键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④报告中“三步走”和“基本路线”成为高频词汇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②①④                             D.②③①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恩格斯所述的现实最有可能导致下列哪一作品产生?(   )

A.《巴黎圣母院》                        B.《安娜?卡列尼娜》

C.《老人与海》                          D.《母亲》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这观点应是

A.水是万物的本原                        B.感觉即知识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知识即美德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守旧党、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A.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B.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C.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D.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传播西学,宣传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则树起“打倒孔家店”的大旗。他们的共同点是

A.提倡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

B.否定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

C.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D.推动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20世纪早期,一位旧派人士在抨击某运动时说:“近阅坊间之出版物,间有主张破除旧有伦理,毁裂吾国固有文学,以期改造一新社会者。……青年学子,根植薄弱,骤睹新奇之说,易启混淆之心,于操行学业前途极有关系。”这段材料从侧面反映了该运动的积极影响,其中不包括(  )

A.提倡民主共和,抨击君主专制

B.动员青年学子,革除社会旧弊

C.破除旧有伦理,冲击儒家思想

D.变革文字语言,冲击封建文学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原则与孙中山以下哪一主张一致?

A.同盟会的章程和纲领                    B.三民主义

C.三大政策                             D.新三民主义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后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这主要是因为:

A.伏尔泰和卢梭的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

B.启蒙运动的高潮在法国

C.路易十六反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D.理性主义深入法国人心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实践活动用下列词语可以概括:京师同文馆、轮船招商局、留美幼童、北洋海军。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一群人”思想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体西用”思想

C.变法图存                             D.民主共和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列论述的基本观点倾向于近代维新派的是

A.“夫不可变者有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工商器械、工艺也”

B.“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固,在人心不在技艺”

C.“君权与民权合者情意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也”

D.“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

B.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

C.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

D.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朱子高于孔子”寓意的最佳解释是(    )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朱熹继承并发展了儒家学说

C.朱熹的贡献比孔子大

D.朱熹的理学比孔子的学说更科学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17、18世纪的欧洲,人们对于征服自然有了更多的自信,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                    B.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

C.启蒙运动的推动                        D.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时人曾对当时的某一著述作如此评论: “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此推断该书最有可能是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四位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

①造纸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

②印刷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者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

④指南针——西欧海外殖民的助跑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参观博物馆,面对—些人物塑像时,曾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依你的推论,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指的是

A.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B.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D.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15分)

材料一 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

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

以前她倍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

……

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材料二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三  魏亡之祸,成于六镇;轻薄六镇,实自太和。夫变夷从夏,人孰不以为美?至一家门户紧切利害,乃忽弃不顾,可乎?然则自古公亶父陶复陶穴,至于岐有夷之行,彼累积而后成,非文胜其质也。……迁洛之举,群臣不顺,孝文设术以诈之,示威以胁之。不知厌忽累世安乐之余,经始百年荒榛之地,一事不成,旧业尽弃,欲以何为?嗟夫!孝文诚非玩岁月而苟目前者;及其昧先后,失名实,不安于本而眩其末,则好治与念乱同科,可不悲哉!

──《魏书》卷三十四《习学记言序目》

材料四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梭伦、商鞅、孝文帝改革的什么内容?(6分)

(2)你认为材料三、四所揭示的现象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为此作为一名改革者应坚持何种态度?(2分)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性质分别是什么?(3分)

(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以上改革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共同因素有哪些?(2分)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15分)

材料一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

材料二 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向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它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暂时义务农。

不仅如此,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节录《二一九法令》

材料三 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亚历山大二世在农民与土地问题所持的基本态度。(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态度产生的原因。(3分)

(2)据材料二,说明法令条文中两种农民在权利规定方面的不同。(4分)

(3)材料二中法令规定农奴获得自由的前提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令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并说明理由。(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1861年俄国改革未能平稳社会秩序的关键所在。(2分)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15分)

材料一  常州学派的健将刘逢禄认为《左氏春秋》中的义法、凡例皆出自刘歆伪造,他说:“余年十二读《左氏春秋》,疑其书法是非多失大义。”——《常州学派史学思想研究》

材料二 (刘歆阐释《左氏春秋》是)“以其非博之学,欲夺孔子之经,而自立新说以惑天下。”“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材料三  康有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得自命,……作《伪经考》。其貌似孔也,其心则夷也。

——叶德辉《叶吏部与刘先端黄郁文两生书》

材料四  不以民为重,其一切法制皆务压制其民,故不肯注意于内治。盖因欲兴内治,不能不稍伸民权也。”                              ——粱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材料五 “弱者常为强肉,愚者常为智役。及其有以自存而遗种也,则必强忍魁桀,趋捷巧慧,而与其一时之天时、地利、人事最相宜者也。”“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

——严复《原强》和《天演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刘逢禄和康有为的观点的相同之处。据材料一、二、三,与刘逢禄的观点相比,康有为的观点有何不同之处? (4分)

(2)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的政令中有何体现? (2分)

(3)据材料二、三、四、五,分别概括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的政治主张的特点。(6分)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主张对戊戌变法的影响。(3分)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柏利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

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交道的惟一途径,是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和技术装备。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明治时代是日本西化的伟大年代。从此日本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民族国家。 ——科尔顿《近代世界史》

材料二  从明治四年到明治六年,岩仓使节团以考察各国的文物制度为使命,遍访了欧美诸国,参观调查了工厂、火车、电线、邮政诸会社、金银铸造所和制铁所,……大久保归国后即就任了内务卿,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使节团在西欧产业各部门调查研究的成果开始在日本生根开花。……明治七年一月开设的内务省,以劝业所为中心,在各地设立官营模范工场,推行振兴国产化企业,扶持民业的政策。——[日]安冈昭男《日本近代史》

材料三   (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                              ——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四 文明开化过程中的过火行为,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面临崩溃,甚至有人提出日本人应该改说英语,与西洋人通婚,以改良日本人种。        ——《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说明材料一中柏利访日不受欢迎的政策原因。(2分)“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目的何在?(2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提炼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习西方的基本情况。(7分)

(3)据材料四,指出日本在文明开化中存在的问题。(2分)

(4)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时代的西化给日本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2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