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8秋苏教版语文九(上)第四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二)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衣(suō) 永(jùn)锵(kēnɡ)    智(ruì)

B. 廓(liáo) 丽(qǐ) 跌(dànɡ)     笑(shàn)

C. (sào)   步(nuó)鹿(zhài)      量(diàn)

D. 尬(ɡān) 厚(hān)宽(shù)       (ǎo)

 

二、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他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皇起来,好像他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局促不安,掉过脸去不好,不掉过去又不行,想站起来又不好意思。我拼命忍住笑,随便地问他是哪里人□他没回答,脸涨得像个关公,nènè半shǎnɡ,才说清自己是天目山人,原来他还是我的同乡呢□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nènè______        半shǎnɡ____

(2)“局促不安”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选段中□内填写正确的标点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填写在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这篇散文,用非常          、极其简练的文字,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

(2)《百合花》是结构谨严,没有闲笔的短篇小说,但同时它又富于抒情诗的         

(3)他          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4)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          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

A. 精彩 味道 慈祥 庄重

B. 精彩 风味 安详 庄严

C. 精练 风味 安详 庄重

D. 精练 味道 慈祥 庄严

 

四、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画线部分的句序已经打乱,排列后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

家风的传承,更多的靠耳濡目染。①有一次,忙碌一天回来,跟她说着话竟睡着了。②父母养育了我们六个孩子,含辛茹苦、忍辱负重,却从不轻易抱怨。③他们用一言一行影响家庭,教会我做人应该吃苦耐劳,为他人着想。④醒来后她说:“你这么累,可不能让学校的老师们也这样啊。”⑤父亲曾在农村打深井,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每次他洗脚,脚都肿胀着。⑥母亲是一个心里总关心着别人的人。

 

五、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阅读《格列佛游记》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当我尽力将一切都准备完毕之后,我就让“耶胡”把小船放到一辆车上,在栗色小马和另一名仆人的引导下,由“耶胡”慢慢地拖到了海边。一切都准备好了,行期已到,我向我的主人、主妇和它们全家告别。我的眼里涌出泪水,感到心情十分沉痛。我的主人一方面出于好奇,一方面出于对我的友好,决定要去海边送我上船,还叫了它邻近的几位朋友随它一同前往。

(1)选段记叙的是格列佛离开__________国时的情形。

(2)结合整本名著,说说“我的眼里涌出泪水,感到心情十分沉痛”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按照要求,修改下列文字。

①因为幸福的道理都写在书里。②知识也许不能改变命运,阅读却能帮助他们寻找幸福。③只有幼时看见过真正的美好,才能毕生去寻找,对这些能遇到好书、遇到小小图书馆的孩子来说,他们是幸运的。④在小小的图书馆里,他们每打开一本书,就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门,即使他们的脚还稚嫩得不能远足,但是心灵已经开始了游历。⑤他们看见了大海,俯瞰了地球,体会了书中一个又一个精彩的人生。⑥因此,只有心灵的丰盛,才有人生的浪漫诗意。

(1)有一句位置不合适,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

(2)第⑥句从内容照应看,可修改为:  _________________

 

七、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2017年6月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2016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1)下面是根据2009~2016年青少年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数据绘制成的统计图,请根据图表,探究出一个结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青少年手机网民中,有42.2%的青少年进行着网络文学的阅读,于是肖潇就打算放弃纸质图书阅读。在同学善意提醒后,他振振有词:“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捧着本书读,你不觉得老土?你看,我都在手机上阅读。”对此,你准备如何劝说他?(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佳木而繁阴________

(2)伛偻提携________

(3)予尝古仁人之心________

(4)而长烟一空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分别概括(甲)(乙)两文的第一自然段各写了什么景色。

(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曾 卓

人们谈论鲁藜的诗,一般都没有提到这一首。而我对它却很有偏爱。

这首诗写于抗战时期的延安,描写的是诗人在一个深夜醒来时所看到的情景。

从门槛下流进的月光,诗人却误以为是曙光。从梦中乍然醒来,是容易有这样的错觉的,李白就曾将床前的月光误认为是霜。他起来了,推开门看看,原来还是深夜。可以想见,他是习惯于黎明即起的。使他惊醒的是对黎明的期待。

他不再返回屋中,而是眺望着月光下的旷野:起伏的山峦,河岸边的山峦的巨大的暗影……大地笼罩在沉静中。划破夜空的流星,被风吹响的月亮的弓弦,既反衬了夜的沉静,又使夜有了动态感:夜在沉静中进行,黎明即将到来。

他独自面对大地,他感到自己是最初醒来的人。这里用了“感觉到”这个词语,就使这句诗有了更深一层的含意:诗人是对于时代最敏感的人,是盼望黎明最迫切的人,这里的诗人不是指他自己,至少不仅是指他自己。

我欢喜这首小诗的宁静而又深沉的意境,这在一般新诗中是少有的。它反映了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上,经受过战斗洗礼的诗人的纯净、乐观的心。

1.“而我对它却很有偏爱。”“偏爱”一词表明了什么?

2.“不久,有风从北边来/仿佛吹动了月亮的弓弦/于是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曾卓对鲁藜的这几句诗采用了什么方法进行了评论?

3.曾卓认为鲁藜诗中的“我感觉到”有怎样的内涵?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

白 龙

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

在快节奏的信息化社会,劝导人们开卷读书的很多理由正在变得缺乏说服力。阅读能让人获得有用的知识?上网似乎也可以;在书本中感受远方?那为什么不去旅游呢;领略名著带给人的震撼?看改编的电影岂不更方便?于是,阅读即便没有变成小众的,似乎也变得奢侈起来。

然而,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书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已经足以令人废寝忘食。一个角落、一本书、一束光,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你就像一个王者一样,在这个专属于你的世界中逡巡,不愿外求。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特征,即它是不依赖其他感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通过阅读,我们最终是在学着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寂兮寥兮、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收获精神的富足。在这个意义上说,阅读乃是每日进行的必要精神刷新。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饱满的现代人。

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并不仅仅在讲旁观者的感受,更是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心灵蒙尘。有人说,优秀的诗人和作家要通过阅读来修炼自己的精神“内丹”,普通人也是一样,需要通过读书来擦拭、涵养自己的“内丹”和“真气”。那些白纸黑字、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高深玄妙的思想,或传递着历史深处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我们在阅读中将重新发现自己,这也正是“人文日新”的真义。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里,每个人的身边都不乏擅长交往的朋友,但擅长独处的人可能就少了很多。如果说和他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与自己相处则体现一种可贵的精神定力。太多人习惯了众声喧哗,却无法和自己平静地相处片刻。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种能力。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救赎,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望。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

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地相处。我们提倡阅读,并非为了闭门不出、与世隔绝。阅读不是为了逃避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热爱他人。从阅读中,我们不仅在与高尚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见识到比眼前的世界更深邃、更辽阔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也包括历代经典作家们营造的精神空间。通过这种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精神活动,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收获一种“到凌云处仍虚心”的可贵气质;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

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人人都可领略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神历练,需要持之以恒才能登堂入室、窥其堂奥。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亮,而一个追求内心丰富与圆满的人,也总有赖于阅读带来的精神刷新。

(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4月23日)

1.为什么说“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

2.第二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3.第三段画线句中的“根本”一词有何表达作用?

4.文章第四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意在论证什么?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最美的人

刘国星

草原变成矿山,毕力格老汉仗着开矿占地给的钱,在城里买房住下,也成了城里人。在草原上他日日和牛马羊驼为伍,没觉着噪;现在和他为伍的是乌泱乌泱的人群,他却找不到自己,不知道咋活了,六神无主的。还好,在城里左蹓右蹓,他总算找到位置安顿下来。早晨打拳、舞剑、遛鸟,路边小摊吃根油条,喝碗豆浆,算作早餐。再观观人家下棋、打牌,就到了中午。回家吃完饭,眯一会儿,去打门球。晚上回来看新闻,喝二两小酒,一天也就过去了。

一天两天地走下来,毕力格老汉觉得总算适应了。具体表现是拳术剑术有进步,跟他相熟的老孙头说,照这样练下去,年底就能和他过招了。笼子中的百灵子也让他侍候得很欢实,上蹿下跳叽叽喳喳。

生活有感觉,动静有致。毕力格老汉觉得日子有点日子的样了。

那天早晨,毕力格老汉带着行头,提着鸟笼,一路小跑向公园赶去。路上却被一个包绊个跟头。他坐在地上,打开皮包一看,好家伙,里面全是百元大钞。路上也有晨练的,三三两两从他身边跑过去,好像跌倒的毕力格并不存在。毕力格老汉大喊,谁的钱包?谁丢的钱包?立即涌上许多人,伸手呼应,我的,我的。为首的中年男子西装革履,喊毕力格为爷爷,说他去街角停车场开车,包就落在地上了。一个满头红发的女子尖着嗓子说,包是我的,我骑电瓶车,接个电话,包就失落了。毕力格老汉一时难决,手里的包变成了烫手的山芋。人声鼎沸。突然有人喊道,闪开闪开,电视台来人了。一个扛着摄像机,穿马甲留长发的男子走进来,大声喊,包是谁的?是谁的?人群齐应,我的我的。长发男子打开摄像机,画面里出现了长发男子,拿着那个包,放在马路上。长发男子对着镜头说,市民朋友们,今天是第三天了,我们还在寻找最美的人。有谁面对金钱不动心?我想那就是我们所要寻找的最美的人……

切!人群水样地退入街道,毕力格老汉发现,人流也挟走了他的百灵子。毕力格老汉叫一声,四处寻找。长发男子却一把拉住他,大爷,你不能走啊!化完妆的女主播迎上前,把话筒转向毕力格。大爷,你就是我们寻找到的最美的人。你能说说,你捡钱包,当时咋想的吗?毕力格老汉说,咋想?没咋想!明显的理在那搁着呢,不是咱的东西咱不要。女主播立即兴奋地对着镜头说,这座城市最美的人,大爷真是受之无愧,他的行动已经向我们证明了这一切。好思想早就铸造了他的好行动,甚至想都不想,下意识就行动了……长发男子几个人啪啪地鼓起掌来。采访结束,长发男子还留下毕力格老汉的电话号码,说有事再联系。

一大早,毕力格老汉闷闷不乐,百灵子丢了,没心思打拳舞剑,早餐也仅喝了一碗豆浆,就折回家。中午老孙头打来电话,说下午去打门球。毕力格老汉说不去了,血压有点高。老孙头说,那就赶紧吃药,开了口子,就不好办喽!毕力格老汉心里一暖,说,谢谢,谢谢。

第二天一大早,毕力格老汉带着行头,来到公园。老头老太太们早就练开了。毕力格老汉挨着老孙头,也一拳一脚地比划着。谁知,老孙头看见他,却转身提着鸟笼走开了。毕力格老汉吃完早餐,去看人家打牌、下棋,里面的怪话也让他心里不踏实:算哪瓣蒜呢,脱了裤子都一样,还最美的人,嘿嘿嘿嘿!毕力格老汉最后问老孙头咋回事?老孙头说,你美呀,你好呀。出那个风头干啥?我们都向你学习。你摸心窝子说,你是不是我罩着呢!还最美的人?毕力格老汉说,是电视台做的。老孙头更来气了,你骗谁?电视台录讲话,旁边都有举稿子的,你以为我们不知道啊?

毕力格老汉回到家,一阵铃声响起来,他惊得一哆嗦,电话是长发男子打来的,说要做期节目,是专访,深挖一下大爷生活的点点滴滴。没等他说完,毕力格老汉就挂了手机。

第三天凌晨,毕力格老汉没有去公园,他窝在被子里,眼盯天花板,呆若木鸡。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5年第1期)

1.第四段画线的语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简要分析毕力格老汉的性格特点。

3.文中的对比手法运用得非常成功,请举出一例加以简析。

4.这篇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十、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前行中,一件件往事记忆犹新,一幕幕场景历历在目,犹如人生长河中泛起的朵朵浪花,这里的每一朵浪花都是美丽的。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次意外的相遇都会在不经意间荡起你心中的涟漪,激发你前行的动力。

请以“前行,只因有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合理安排文章结构;(2)描写力求生动形象;(3)600字以上。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