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届度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
一、其他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在括号内根据注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1=4分)

    但当它扑到我们面上的时候,我们似乎闻到了kuàng(   )野间鲜洁的空气的气息,山谷中幽yǎ(   )的兰花的气息,花园里浓yù(    )的玫瑰的气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气息……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种婀娜(    )的姿态;夜里,它发出银色的光辉,照耀着我们行路的人。——鲁彦《雪》

 

二、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默写。(7分)

(1)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周南》)

(2)《蒹葭》中反映追求的道路漫长遥远,充满艰难险阻的句子是:              

(3)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4)竹外桃花三两枝,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5)蝉则千转不穷,                            。(吴均《与朱元思书》)

 

三、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名著常识填写。(4分)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以①来选拔官员的;后来游历飞岛国时发现当地有两种侦察案件的方法:②、③;在《格列佛游记》的第四卷《④》中提到的怪物“雅虎”,现已成为因特网世界最令人熟悉的名词之一:“雅虎”网站(原名“Yahoo”)

 

 

四、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仔细阅读下面三句诗,归纳我国各地入梅时间的基本规律。(3分)

(1)《梅雨》:“梅熟迎时雨,苍茫值小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注:此诗柳宗元作于广西柳州。小春,指农历三月。)

(2)《梅雨》:“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注:此诗杜甫作于四川成都。南京,指当时的成都。)

(3)《舶趠风》:“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趠风。几处萦回度山曲,一时清驶满江东。惊飘簌簌先秋叶,唤醒昏昏嗜睡翁。欲作兰台快哉赋,却嫌分别问雌雄。”(注:此诗苏轼作于浙江湖州。三时,指夏至以后的十五天,时当农历五月。)

 

五、其他题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请用规定的符号在原文中直接修改(3分,改对一处得1分,选3处修改)

换用号:6ec8aac122bd4f6e增补号:6ec8aac122bd4f6e  删除号:6ec8aac122bd4f6e  调位号:6ec8aac122bd4f6e

时下,“减负”成了热门话题。中小学生对“减负”大唱赞歌,不少家长喜忧参半,而一些学校还有点无所适从。其实,“减负”也要具体分析具体问题。长期以来,中小学生学习确实过重,应该下力气抓“减负”,但学生的负担究经是哪些因素加重的?这是“减负”中首先应该研究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找准病结,“减负”收到实效。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针对“历史教学”问题说说你的发现以及由此得到的启示。(4分)

材料一:初中阶段,中国的历史课被纳入“副课”,师生们对它当然重视不够,课堂上,有些老师照本宣科,划出年代、战事、意义或教训。高中阶段,学生则死记硬背。考题中这样问道:甲午中日战争中方战败,为此中方赔款几何,割地几许?……高考题都是“背多分”的题,学生因而忙于背诵,不去体会,不去想将来如何。

材料二:一美国历史教师一走进教室,要求学生用5美分买他的讲义,并申明与下次的考试有直接关系。学生们叫嚷着这是义务教育,不可以收费。老师说,你不愿意就不愿意。陆续有学生经受不住与考试有关的诱惑,极不情愿地拿钱去买讲义,当看到大部分同学都这样做后,一些叫嚷着坚决不买的学生也不得不前去买讲义。当他们做好最后一题时,教师要求他们写下当时的感受。学生们都写道:面对着极不公平的事实,我真是愤怒到了极点,可是在教师的诱惑、威慑下,我敢怒不敢言。教师这时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英国殖民统治者强加给我们的“印花税”。……同学们深切地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滋味,真可谓“居安思危”。(《一堂美国的历史课》)

材料三:圆明园西洋楼遗址,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一群看似高中生的少男少女咬着冰棍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唱“对面的女孩走过来”。(选自《哭泣的圆明园》)

发现:

启示:

 

六、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一)阅读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一词,回答问题。(4分)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释:榆关:山海关。那畔:那边,指关外。帐:护卫皇帝军队的营帐。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聒碎:搅碎。

1..上片“山一程,水一程”中,“一程”又“一程”叠用,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2..从词的下片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七、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二)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课外文言文一篇,完成9—13题。(9+5=14分)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文中“域民”、“固国”、“威天下”的解释全错的一组是(    )(4分)

A、 领域里的百姓、 牢固的国家、 威风的天子

B、 限制百姓、 牢固的国家、 威风的天子

C、领域里的百姓、 巩固国防、 威风的天子

D、领域里的百姓、 牢固的国家、 威震天下

2..将“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3..“战必胜”根本原因是(用原文的词语回答)。(2分)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范仲淹有志》,完成相关问题。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①常山朱氏②。既长,知其世家③,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④粥不充,日昃⑤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注释】:①再适:改嫁。②朱氏:姓朱的。③世家:家世。④粥:稠粥。⑤日昃:日偏西。

1..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选文中表明范仲淹志向的句子:(2分)

2..用简要语言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3分)

 

八、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三)阅读《成功》(节选),完成14—17题。(共12分)

谈到天资,首先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天资是不同的,这是一个事实,谁也否定不掉。十年浩劫中,自命天才的人居然大批天才,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至今不解。到了今天,学术界和文艺界自命天才的人颇不稀见,我除了羡慕这些人“自我感觉过分良好”外,不敢赞一词。对于自己的天资,我看,还是客观一点好,实事求是一点好。

至于勤奋,一向为古人所赞扬。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韩文公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更为读书人所向往。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事理至明,无待饶舌。

谈到机遇,往往为人所忽视。它其实是存在的,而且有时侯影响极大。就以我自己为例,如果清华不派我到德国去留学,则我的一生完全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

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在这里,古人的教导也多得很。还是先举韩文公。他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两句话是大家都熟悉的。

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静安先生第一境写的是预期。第二境写的是勤奋。第二境写的是成功。其中没有写天资和机遇。我不敢说,这是他的疏漏,因为写的角度不同。但是,我认为,补上天资与机遇,似更为全面。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从事做学问或干事业,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1..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选段的主要观点。(3分)

2..联系选文内容,就文中加点词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十年浩劫中,自命天才的人居然大批天才,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至今不解。”一句中划线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我不敢说,这是他的疏漏,因为写的角度不同。”联系上下文,解释划线词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3..对于成功所需条件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看可能观点未必相同,作者认为成功需要天资、勤奋和机遇,你认为成功需要什么条件?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阅读体验谈谈。(4分)

4..近年来,湖南卫视的“快乐女声”、上海卫视的“加油,好男儿”、央视的“梦想中国”等活动成为了综艺节目的主流,收视率一路攀高,许多人梦想通过这一形式走向成功。你怎样看待这种社会现象?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由。(4分)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四)阅读《温暖一生》,完成17~24题。(12分)

温暖一生

余华

下岗后,我开了一家糖果店,生意很不好,觉得前途一片灰暗。

一天,一位花白头发的老太太来到店门前,我一眼认出,她是我小学的班主任刘老师。我赶紧低下头去,想不让她发现。我暗暗祈祷:刘老师,您千万不要到我店里来…… 

  那是三十几年前的事了。虽然“文化大革命”已接近尾声,母亲一样的刘老师却被划为“黑五类”,经受着折磨。一个寒天,北风呼叫。我上学早,看见刘老师蹲在教室外拐角处的窗口下,地上有一堆被毛孩子们砸碎的玻璃,刘老师一块一块地往簸箕里捡,她的双手冻得通红。我心里一阵酸,想起小伙伴军军给我的一颗“奶油太妃”糖,我一直没舍得吃――那年月,哪怕是嗅一嗅“奶油太妃”的香味,也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我掏出“奶油太妃”,走到她身后,说:“刘老师,您吃糖。”老师缓缓地转过身子,她呆滞、冷漠的双眸顿时生出光来。她的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却什么也没说出来。我转身离去,才听到她哽咽的声音:“谢谢你,孩子。”

  整整一天,刘老师总有意无意地向我投来凝思的目光;整整一天,我也感到无比的快乐。

晚上,军军问我:“小余子,我包在 ‘奶油太妃’里的肥皂泥是吃了还是扔了?”天啊,闹了半天,我给刘老师的是一块肥皂泥,一块包在淡淡奶油香里的肥皂泥!――我竟闹了一个恶作剧,在她本就受伤的心里,又插上了一刀!

夜里,我躲在屋子里哭了很久,有说不出的难过。

  从此,我开始害怕刘老师凝视的目光了……

几十年过去了,我再没颜面去见老师,那颗假糖,成了我永远的痛。 

  “买两斤水果糖。”老师还是走了过来。我迅速打量她——她真的老了,脸上出现了老年斑,但她慈祥的笑容,依然那么和善。庆幸,她没有认出我。我想把事情的原委告诉她,这是一个乞求她宽恕的机会!

“刘老师!”我禁不住叫了起来。她惊异地看着我,看着看着,兴奋起来:“你是小余吗?你真是当年的小余子吗?”我含泪点点头。她紧紧抓住我的手不松开。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她抓一把糖塞给我,说:“来,你吃糖,你吃糖!” 

  捧着糖,我不知所措。我有什么脸面收老师的糖果呢?见我迟疑的样子,她笑了:“怎么,不好意思吃老师的糖? 你忘了,你请老师吃过糖呢!我记得那是一颗‘奶油太妃’!” 

  我语塞了,不明白刘老师的意思,是揭我的疮疤,还是为了发泄几十年的怨恨?我脸上热辣辣的,羞愧难当。老师没有觉察到我的情绪变化,接着说:“我一直惦记着你,一辈子也忘不了。那颗糖,让我感觉在非人的日子里,人世间的爱没有泯灭,给了我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只是,老师没福气消受,你走后,糖就被专案组的一帮人搜走了。我至今后悔,为什么舍不得吃掉呢?”我仿佛拨云见日,几十年纠缠在我心中的结,竟根本不是我想像的那样! 

  我感到从未有过的解脱与轻松。老师问长问短,了解了我的现状,她对我说:“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我听着她温馨话语,一股勇气在心头升起:当年,一颗搞错的糖,可以温暖老师的一生;而今,我下岗这点儿挫折,比起老师那时的处境,要好上百倍千倍,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生活下去呢?

1..阅读全文,根据“我”的心理状态的变化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词语。(3分)

         ­­——万分难过­——          ­­——          ­­——­­鼓起勇气

2..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所指的具体内容。(4分)

(1)我想把事情的原委告诉她。

(2)几十年纠缠在我心中的结,竟根本不是我想像的那样!                                                                            

3..文中画浪线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你联系文章内容,对它作简要赏析。(2分)

老师缓缓地转过身子,她呆滞、冷漠的双眸顿时生出光来。她的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却什么也没说出来。

4..联系全文内容,本文标题 “温暖一生”有哪些含义?(2分)

5..下面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首尾呼应,波澜生动,“我”的心态形成一条起伏的心理曲线。

B.第二节 写“我”不想让老师发现,既制造出一个悬念,又自然引出下文的插叙。

C.“糖”是本文的叙事线索,老师惦记的糖,里面有爱;请我的吃糖,里面有感激。

D.师生重逢后,“我”感到从未有过的解脱与轻松,说明“我”对下岗生活有了勇气。

 

九、作文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作文(30分 )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

秋天,是农人收获的季节,累累硕果引发无限思绪:播种的忙碌,浇灌的艰辛,家庭的开销,来年的打算;秋天,是漂泊游子思家的季节,树叶飘零引发思乡愁绪:收拾行李,整装待发,归心似箭;秋天,是一个多雨的季节,“秋风秋雨愁煞人”,它会引发少男少女无尽的哀愁;秋天,也是一个多梦的季节,它令无数莘莘学子满怀遐想,编织来年的梦想……

请以“秋思”为题目,写一篇富有真情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③不少于600字,不超过85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