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物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09-2010学年河北省沧州市新华区颐和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图中的标志与控制噪声有关的是( )
A.manfen5.com 满分网
B.manfen5.com 满分网
C.manfen5.com 满分网
D.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我国唐朝的张志在《玄贞子》中记载了有名的人工彩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霓虹之状”,形成这种现象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
D.平面镜成像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物体经凸透镜成的像不可能的是(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通草小球在带正电的物体附近被排斥,则小球( )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
C.可能带负电
D.一定不带电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高老师戴着眼镜正在批作业,听到远处有学生叫她,为了看清该学生的容貌,高老师立即摘下眼镜跟这位学生打招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B.高老师是近视眼
C.高老师不戴眼镜看近物时,物像会戒在视网膜前方
D.高老师的眼球前后径可能过长或晶状体曲度可能过大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
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熔化
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汽化
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
D.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凝固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现象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
A.观赏水中的鱼
B.用冰凸透镜取火
C.在树阴下躲太阳
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如图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manfen5.com 满分网
墙上的影子
B.manfen5.com 满分网
森林中的光线
C.manfen5.com 满分网
水中山的倒影
D.manfen5.com 满分网
铅笔好像折断了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manfen5.com 满分网如图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 )
A.manfen5.com 满分网
B.manfen5.com 满分网
C.manfen5.com 满分网
D.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manfen5.com 满分网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纯度极高的碳化硅晶体,该晶体制成的半导体将大大提高电子设备的效率.如图是该晶体的熔化图象,a、b、c、d四点中,表示该晶体正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的是( )
A.a
B.b
C.c
D.d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不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
A.打开暖水瓶盖,从瓶口冒出的“白气”的形成过程
B.把鲜豆腐放人冰箱冰冻成“冻豆腐”的过程
C.这段时间沧州很冷,教室窗户上形成窗花的过程
D.教室里,日光灯管中灯丝变细的过程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电灯发光和电铃发声,那么这两个用电器( )
A.一定是串联
B.可能串联也可能并联
C.一定是并联
D.串联或并联都不行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正确的是( )
A.虚像可以用光屏承接
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不可以是缩小的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小红携带的手电筒不发光了,请你帮助找出手电筒不发光的原因( )
A.灯丝烧断了
B.电池没电了
C.开关处接触不良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教室里投影仪的光源是强光灯泡,发光时温度很高,必须用风扇给予降温.为了保证灯泡不被烧坏,要求:带动风扇的电动机启动后,灯泡才能发光;风扇不转,灯泡不能发光,则以下所设计的四个简化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
A.manfen5.com 满分网
B.manfen5.com 满分网
C.manfen5.com 满分网
D.manfen5.com 满分网
二、解答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完成下面内容:
(1)刮风时,风吹树叶哗哗响,是因为树叶的    产生声音.
(2)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说明声波能传递   
(3)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它的大小为     m/s.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当入射光线与镜面成30°角,则反射角    60°;当光线从空气射到水面上.入射光线与水面成30°角.则折射角    60°(以上两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小明和母亲一块到商店买服装,他在平面镜前0.4m处试穿衣服,则在镜中的像离他    m,当他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的高度将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图中是生活中最常用的体温计,它的分度值是    ,该温度计上的读数是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小明用照相机拍摄物理课本某页的全部内容,那么物理课本应放在离照相机镜头    的位置.若要改拍该页中的某一插图.应拉近课本与镜头的距离,同时还应把镜头     (选填“前伸”、“保持不变”或“后缩”).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家庭电路里的电视机、电冰箱、电灯等用电器的连接方式是    ;开关和被控制的用电器是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和B是两个金属夹.当开关闭合后,在金属夹A和B之间分别接人铅笔芯和木尺,小灯泡发光时接入的是    ,这是因为它是    ,此时灯泡中的电流方向是     (选填“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晾衣服时,充分展开干得快,这是因为液体的    越大.蒸发越快.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画出图1中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图2是近视眼看远处物体的示意图,图中光线a的折射光线已经画出,请你画出光线b的折射光线.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黄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时间(min)12345678
温度(℃)90℃92℃94℃96℃98℃96℃99℃99℃99℃
(1)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______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______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______热,但温度______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______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
(3)水的沸点是______℃.
(4)小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_____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用笔画线代替连接用的导线,连接图中小灯泡和干电池,使小灯泡发光.(注意灯泡上的连接点)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完成电路的连接.要求两灯互不影响,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的亮灭.并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
在a、b、c、d、e这五个点中:
manfen5.com 满分网
(1)把烛焰放在    点上,可以成正交,放大的虚像.
(2)把烛焰放在    点上,所成的像最小.
(3)把烛焰放在    点上是类似照相机成像.
(4)把烛焰放在    点上是类似投影仪成像.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为了探究光反射的规律,小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小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人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将如何操作?
   
(2)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F方向射出,这表明: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在透明塑料片上滴一滴水,放在报纸上就能把字放大,原因是什么呢?
答:塑料片上的水滴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    ,纸上的字放在离它    的位置上,就能成一个正立、放大的    像.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家用瓶装液化石油气主要成份是烷烃和烯烃系列的混合物,在标准大气压下各成份的沸点如表所示.
物质名称丁烷戊烷丙烷丁烷戊烯
沸点(℃)-0.536.1-47.7-6.530.1
常温下液化石油气很难用尽,瓶内常有残留物.该残留物的主要成份是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热管”是20世纪80年代研制出来的一种导热本领非常大的装置,它比铜的导热本领大上千倍.“热管”的结构并不复杂,它由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管内衬了一层多孔的材料,叫做吸收芯.吸收芯中充有酒精或其他容易汽化的液体.当管的一端受热时,这一端吸收芯中的液体就    成蒸气,并    热量,蒸气传到另一端,由于另一端温度低,蒸气就在这一端又    成液体,并    热量.这样就把受热那一端的热量迅速传递到另一端.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他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
(1)他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前后移动蜡烛和光屏的位置,都无法在光屏上找到像,他应:将蜡烛向______调一些,或将凸透镜向______ (选填“上”或“下”)调一些.
(2)正确调整完毕后,他将蜡烛逐渐移近透镜(但保持在焦点以外),则光屏应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方向移动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且像越来越______ (选填“大”或“小”).
(3)他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后,把自己的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他只需将光屏______ (选填“靠近_或“远离”)透镜.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会明显减小.
乙: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笔尖在纸上迅速滑动,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会溅起浪花.
甲实验现象说明______;乙实验现象说明______
丙实验现象说明______;丁实验现象说明______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某实验小组按照课本要求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他们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填入下表:
次数Ia/AIb/AIc/A
10.100.120.22
20.200.240.44
30.250.300.55
(1)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是:______
(2)测量三次的目的是:______,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采用______的方法改变电流的大小从而进行三次实验;
(3)结合你用一个电流表做实验时的体会,提出一条对本实验的改进意见: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