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南京玄武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与“距今约七十万年到二十万年”“使用天然火”“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相关的远古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汤作《汤誓》,讨伐夏桀,击败桀后把桀流放到南巢……”,引文中的“汤”

A. 开创了禅让制    B. 开启了“家天下”的时代

C. 建立了周王朝    D. 结束了“第一个国家”的统治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度逐渐瓦解。”与引文内容相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三国时期    D. 五代十国时期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与下图反映的政治制度有关的思想家是

A. 孔子    B. 庄子

C. 墨子    D. 韩非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汉武帝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不包括

A. 开凿灵渠    B. 颁布推恩令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盐铁专卖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

A. 文景之治    B. 开元盛世    C. 贞观之治    D. 光武中兴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建安十三年,曹操晋位丞相,率兵南征,企图一举统一全国……被孙权、刘备的联军打败。”引文叙述的事件

A.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B.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C. 形成了南北朝分立对峙局面    D. 实现了黄河流域的短暂统一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他锐意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各民族的交融创造了条件。”“他”是

A. 阿保机    B. 元昊    C. 孝文帝    D. 阿骨打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既让人赞美又让人惋惜的朝代,因为它

①实现了国家的局部统一

②开通了大运河 

③创立了科举制 

④采取重文轻武的治国策略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引文中“上”采取的改革措施不包括

A. 整顿吏治

B. 编修经籍

C. 改革税制

D. 设置转运使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它在唐朝已经使用,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其优点是深浅自如、轻便灵巧,回转省力。该耕作农具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

A. 市舶司    B. 瓦子    C. 勾栏    D. 驿站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明初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大大强化了皇权。其举措不包括

①开创殿试 

②废除丞相和中书省 

③设立锦衣卫和东厂 

④设立军机处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曾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友好往来的人物是(  )

A. 玄奘 B. 鉴真 C. 郑和 D. 郑成功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春秋时期,商业活动逐渐活跃,金属货币被更多使用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相对安定,得到大规模的开发

③两宋的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徽商和晋商实力最强。 

④清朝实行限制对外贸易政策,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有一部药物学巨著,被“生物进化论之父”达尔文称为 “1596年的百科全书”,这部“巨著”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对中国进行罪恶的鸦片贸易,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中国人民奋起抗争,进行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是其壮举。”“虎门销烟”的领导人是

A. 林则徐    B. 李鸿章    C. 曾国藩    D. 陈独秀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即圆明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放火焚烧”这一事件发生在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条约使中国割去中国台湾等东南岛屿,大大便利了日本对中国东南沿海的侵略,助长了列强分割中国的野心,加深了中国民族危机。”引文中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中国积弱,由于患贫。必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下列洋务派创办的企业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轮船招商局    B. 福州船政局    C. 安庆内军械所    D. 江南制造总局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下面有关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它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 它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 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D. 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惩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引文所反映的事件是

A. 五四运动    B. 一二九运动    C. 北伐战争    D. 西安事变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引文中的变化最早可以追溯到

A. 清朝末年    B. 中华民国时期    C. 北洋政府时期    D.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1949年4月,陈毅欣然写道:“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该诗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A. 强渡长江,推翻国民政府    B. 民众支前,淮海战役胜利

C. 瓦解敌军,和平解放北平    D. 挥师南下,基本歼灭残敌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1911-1919年我国面粉业生产的状况如下表,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

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  

②实业救国思想的鼓舞  

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   

④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问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

材料二 唐朝采用了送婚和亲来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二年中,嫁给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唐公主、宗室皇帝之女就有六人。

                                                ——《略论贞观时期的民族政策》

材料三 1279年,元朝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台湾及南海诸岛、东北广大地区,都在元朝管辖之下,元朝的版图超过汉唐。

                                                            ——《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 是时,朝廷已平二藩,定陇蜀,收台湾……天下无事。圣祖以噶尔丹势炽,既入犯,其志不在小……六月集大以于朝,下诏亲征。

                                                               ——《圣武记》

请回答:

(1)写出材料一中的“始皇帝”是谁?(写出人名)为了巩固统一,材料一反映了“始皇帝”在政治上的哪些举措?

(2)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的方式,并举一例说明。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元朝的疆域有何特点?为了加强对“西藏”、“台湾”的管辖,元朝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

(4)材料四中的“圣祖”是哪一位皇帝?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四,指出“圣祖”为巩固西北边疆采取了什么措施?

(5)综上所述,概括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题。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信念永恒》

材料二 刚刚成立了六年的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这种考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决议》指出,在战略转变和实行突围问题上,"左"倾机会主义者同样犯了原则错误。"在苏区内同敌人拼命抗战、大量消耗红军的有生力量。退出苏区变成了一种恐慌失措的逃跑的与搬家式的行动。在干部中群众中关于这种战略转变没有解释,组织庞大的后方机关使行军作战受到困难,使所有的部队变成掩护队。

                           ——摘录《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 

材料四 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在14年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特别是8年全面抗战的艰苦岁月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聚起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共同意志,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无论是直接参战还是后方支援,所有投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人们,都是抗战英雄,都是民族英雄。

——习近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一声”“惊天霹雳”是指哪一事件?该事件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刚刚成立了六年”,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什么战争?“又继续战斗”以哪一历史事件为起点?

(3)材料三中的“决议”与哪一次会议有关?从决议内容可以看出这次会议集中力量纠正了什么错误?这次会议在中国共产党成长的历程中有何重要的意义?

(4)材料四中的 “8年全面抗战”的起点在哪里?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万众一心、抵御外侮,试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一战例说明。

(5)综合以上材料,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取得基本经验有哪些?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