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云南省玉溪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文综政治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双十一”淘宝天猫某商家已开展让利促销活动,制定了三种方案:

甲方案

全场六折

乙方案

全场每满300元减100元现金

丙方案

全场每满300元返100元代金券(再次购物可抵现金使用)

 

不考虑其他因素,对三种促销方案评价正确的是

①甲方案让利幅度最大,在合理范围内,折扣率越高销量越多

②乙方案和丙方案折扣方式不同,但二者让利幅度相同

③乙方案采用现金折扣,随着消费额增加,打折力度不断加大

④丙方案采取购物返券,能引导消费者二次消费,增加销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坚持在经济増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闭同步提高实施这些举措的积极效应是

①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实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

②倒逼供给体系改革,形成经济增长与居民增收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

③增加社会总供给,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④释放消费潜力,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站在新方位上的中国经济,在关注“需求侧”的同时将更多目光对准“供给侧”,从供给、生产端入手,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符合这一思路的传导路径是

A. 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居民收入增加→刺激居民消费→推动经济发展

B. 实行投资驱动战略→社会总供给增加→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国家经济增长

C. 进行临时价格干预→保持物价稳定→保护消费者利益→推动经济发展

D. 降低新型企业税收标准→减轻企业税负→增加研发投入→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有人认为,对公众而言,只有理性参与公共事务,才能培养“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公共精神,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民主演练;对政府而言,只有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多渠道吸纳公众参与,才能进行科学民主决策。这一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它强调了

①尊重公民参与权推动了民主政治进程

②尊重民意是保证决策科学民主的基础

③政府引导公众参与才能彰显理性精神

④理性的公众参与彰显了民主的真实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20171210日,新当选的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庄严承诺:不忘合作初心,牢记历史使命,坚持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切实履行职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一承诺表明

民盟和中国共产党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关系

民盟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

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盟和中国共产党互相监督、荣辱与共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2017729日,外交部发言人就韩国部署剩余四架“萨德”系统导弹发射车事件对记者表示,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严重破坏地区战略平衡,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本地区国家的战略安全利益。我们强烈敦促韩美双方正视中方利益关切,停止有关部署进程,撤除相关设备。中方这一要求是因为

①任何国家行使自卫权必须履行不干涉他国内政的义务

②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③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开展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是我国的核心利益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20171119日,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落下帷幕。“红色基因”、“一带一路”“中华传统”、“原创活力”、“节庆惠民”等关键词贯穿艺术节始终。更厚重的作品、更深邃的思想,本届艺术节致力于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以树魂立根的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由此可知,本届艺术节的意义在于:

①传承文化经典,弘扬民族精神        ②承载中国工艺,彰显文化自信

③精心编制纽带,促进文化融合        ④创新中华文化,繁荣世界文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张岱年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哲学在本质上是知行合一的。思想学说与生活实践融成一片。中国哲人研究宇宙人生的大问题,常从生活实践出发,以反省自己的身心实践为入手处,最后又归于实践,将理论在实践上加以验证。”张岱年的观点说明

A.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C. 有了生活,就自然而然的有了哲学    D. 哲学是促进社会变革的巨大精神力量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某地推广机械施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等技术,提高化肥利用效率;推进秸秆养分还田、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种植绿肥,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促进了农业绿色发展。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

②人为联系的本质在于改变事物的固有属性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能丰富和发展农业生产规律

④推动事物发展要善于分析事物联系的条件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智能手机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的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手机依赖症”,沉迷于手机,让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正成为“遗失的美好”。从哲学上看,要找回这种“遗失的美好”就应该:

①坚持矛盾的观点,权衡利弊,扬长避短

②坚持发展的观点,批判继承,革故鼎新

③坚持联系的观点,创造条件,趋利避害

④坚持实践的观点,立足实际,发展真理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科学制定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依靠改革创新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林牧渔业和种业创新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改善供水、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稳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进“厕所革命”。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材料二  振兴乡村经济,离不开乡村企业家的贡献。1969年,25岁的鲁冠球带领6名农民,倾其家当创办了宁围公社农机厂。1979年,鲁冠球看到了《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国民经济要发展,交通运输是关键》,决定专改一个汽车底盘上不起眼的零部件——万向节。1994年,万向钱潮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2001年,万向收购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UAI,开创了中国乡镇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全文发布。意见指出,要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把握好正确舆论导向,加强对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的宣传报道,展示优秀企业家精神,凝聚崇尚创新创业正能量,营造尊重企业家价值、鼓励企业家创新、发挥企业家作用的舆论氛围。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应该如何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2)结合材料二,列举出两种你认为重要的优秀企业家精神并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展示优秀企业家精神、营造积极向上舆论氛围的认识。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红”作为时尚文化现象,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材料一  作为一个流行语,“网红”是互联网文化的产物。“成为群众信赖的‘网红’”,借用这样一个流行语,指向的正是领导干部通过网络走好群众路线的重大问题。对领导干部而言,不只是互联网便捷的共享者,互联网技术的使用者。能不能一“网”情深地解决群众所忧、满足群众所盼,关乎党的根本宗旨,连接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红”对领导干部来说有特殊内涵。领导干部成为群众信赖的“网红”,绝不是说以博出位、玩炒作去“吸睛、吸粉、吸金”,而是尊重、关心、了解、汇集网络民意,将此当作党员干部工作的一种常态、一种方法、一种能力;绝不是利用社交媒体为自己获取声名,而是把群众呼声、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在网络空间“把口碑立在民心”;提升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网上信访、QQ接访面对面、党建微信群等群众工作平台,坚持走群众路线为新时代的改革开放注入强劲活力。

材料二  “网红”的出现,体现了社会的多元化。“网红经济”衍生的巨大功利使得部分“网红”节目低俗化、媚俗化,甚至冲击社会的道德底线,对公序良俗造成破坏。面对鱼龙混杂、层出不穷的“网红”文化,社会舆论强烈呼吁要对其加强规范和治理。

十九大报告第七部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更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1)结合材料,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党员干部要“成为群众信赖的‘网红’”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请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要如何做到“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3)“我未来的理想是当网红”。面对“长大后你想做什么”的问题,一位小学三年级女生这样的回答让众多家长瞪目结舌。请为学校教育青少年儿童正确看待“网红”现象提出两条建议。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