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科学制定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依靠改革创新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林牧渔业和种业创新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改善供水、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稳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进“厕所革命”。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材料二  振兴乡村经济,离不开乡村企业家的贡献。1969年,25岁的鲁冠球带领6名农民,倾其家当创办了宁围公社农机厂。1979年,鲁冠球看到了《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国民经济要发展,交通运输是关键》,决定专改一个汽车底盘上不起眼的零部件——万向节。1994年,万向钱潮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2001年,万向收购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UAI,开创了中国乡镇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全文发布。意见指出,要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把握好正确舆论导向,加强对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的宣传报道,展示优秀企业家精神,凝聚崇尚创新创业正能量,营造尊重企业家价值、鼓励企业家创新、发挥企业家作用的舆论氛围。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应该如何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2)结合材料二,列举出两种你认为重要的优秀企业家精神并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展示优秀企业家精神、营造积极向上舆论氛围的认识。

 

(1)①深化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农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增加有效供给,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现代农业。③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支持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④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完善“三权分置”制度,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性权利,实现农民持续增收。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可以丰富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可以创造良好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更多优秀的企业家;ƒ优秀企业家精神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促进社会的发展。 【解析】 本题以振兴乡村经济为背景材料从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问要求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应该如何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林牧渔业和种业创新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可考虑深化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农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增加有效供给,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支持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可考虑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完善“三权分置”制度,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性权利,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改善供水、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可考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2问要求列举出两种你认为重要的优秀企业家精神并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展示优秀企业家精神、营造积极向上舆论氛围的认识。本题比较开放,解答本题可结合生活中实例以及社会宣传的精神加以说明。可考虑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精神。主要从文化作为精神力量的作用、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特点、文化塑造人生、民族精神角度回答谈对展示优秀企业家精神、营造积极向上舆论氛围的认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智能手机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的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手机依赖症”,沉迷于手机,让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正成为“遗失的美好”。从哲学上看,要找回这种“遗失的美好”就应该:

①坚持矛盾的观点,权衡利弊,扬长避短

②坚持发展的观点,批判继承,革故鼎新

③坚持联系的观点,创造条件,趋利避害

④坚持实践的观点,立足实际,发展真理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某地推广机械施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等技术,提高化肥利用效率;推进秸秆养分还田、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种植绿肥,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促进了农业绿色发展。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

②人为联系的本质在于改变事物的固有属性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能丰富和发展农业生产规律

④推动事物发展要善于分析事物联系的条件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张岱年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哲学在本质上是知行合一的。思想学说与生活实践融成一片。中国哲人研究宇宙人生的大问题,常从生活实践出发,以反省自己的身心实践为入手处,最后又归于实践,将理论在实践上加以验证。”张岱年的观点说明

A.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C. 有了生活,就自然而然的有了哲学    D. 哲学是促进社会变革的巨大精神力量

 

查看答案

20171119日,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落下帷幕。“红色基因”、“一带一路”“中华传统”、“原创活力”、“节庆惠民”等关键词贯穿艺术节始终。更厚重的作品、更深邃的思想,本届艺术节致力于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以树魂立根的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由此可知,本届艺术节的意义在于:

①传承文化经典,弘扬民族精神        ②承载中国工艺,彰显文化自信

③精心编制纽带,促进文化融合        ④创新中华文化,繁荣世界文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2017729日,外交部发言人就韩国部署剩余四架“萨德”系统导弹发射车事件对记者表示,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严重破坏地区战略平衡,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本地区国家的战略安全利益。我们强烈敦促韩美双方正视中方利益关切,停止有关部署进程,撤除相关设备。中方这一要求是因为

①任何国家行使自卫权必须履行不干涉他国内政的义务

②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③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开展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是我国的核心利益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