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北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纳西族的东巴文字是一种图画象形文字,共1 300多字,有1 000余年历史,是目前世界上保留完整的象形文字,有“文字活化石”之称。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它是在纳西族人民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②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它是纳西族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它是文化中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每逢遇到重大灾害,社会各界就会纷纷加入到救灾和爱心捐助活动中来,化爱心为行动。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说明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爱心捐助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图展示的是德国人和中国人在领导这一角色上的不同。这表明

世界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文化不同,认识世界的方式就不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中国海军征兵宣传片气势恢宏,相当具有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这里给你胸怀寰宇的翅膀,这里有全世界关注的目光。无论世界哪个角落,只要有蔚蓝,就有我们的守护。强大的祖国需要一个强大的海军,海军需要你,一起完成伟大复兴的梦想。在片中,极具号召力的宣传词配以海军舰队驰骋大洋的壮观场面,令人热血沸腾。材料主要表明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 

宣传文化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强制性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文化与经济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你认为下列表述中合理的传导顺序为

①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④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

A. ①→③→④→②    B. ④→①→③→②

C. ①→②→③→④    D. ③→④→①→②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当代中国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与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无法抹去的

③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节日是破解一个民族特征的密码。一个民族信仰什么、看重什么、期待什么,往往可以通过节日一窥究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民族节日蕴含着一个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集中展示和体现

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本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中国古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此从文化的角度对其意义加以描述,你认为表述最准确的一组关键词是

A. 大众文化 文化创新 文化丰富性 文化创新与发展

B. 历史文化 文明演进 文化民族性 文化批判与继承

C. 先进文化 文化发展 文化多元性 文化传播与开发

D. 历史文化 文明演进 文化多元性 文化传承与保护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因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特点,微博、微信等被称为“自媒体”“公民媒体”。基于这一平台,一些通俗的“乡村诗歌”“打工小说”等来自泥土、流水线上的草根作品,有机会走向更多大众。这说明    (    )

①旧传媒在文化传播中不再发生作用    ②新传媒手段具有更强大的共享功能

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④新传媒助推多种风格大众文化传播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习近平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材料的文化生活依据有

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发展是继承的结果,文化只有发展才会繁荣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不断创新的根本动力与源泉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为了安全和环保,近年来江苏多地实施禁放、限放烟花爆竹政策,大力倡导用安全环保的电子鞭炮、电子礼花作为节日庆祝用品,以保护传统年俗。对这一做法的正确解读是

①剔除文化糟粕,倡导文明新风      

②传统习俗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③传统习俗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尊重民风民俗,加强管理和引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一月一镇一场”“一月一镇一赛”“一镇一演是海南省某县着力打造的群众文化活动模式,县政府积极为群众搭建表演舞台,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鼓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参加演出的群众越来越多。县政府的做法

体现了政府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

激发了群众文化创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其精神力量

扩大了群众文化权益,让群众广泛享用文化成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富有传统市井文化气息、浓缩现代市民生活乐趣的茶馆相声是津味文化的重要标志。茶馆相声的优势就在于原汁原味、雅俗共赏,既保留了相声的原貌,又合老百姓胃口。一位相声名家指出,茶馆相声太雅了没人爱听,太俗了让人没法听。茶馆相声的发展要做到(  )

立足实践,从百姓生活中汲取营养

继承传统,注重保留茶馆形式

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们不同文化需求

立足于满足各类市场需求,在内容与形式上创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中国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养儿防老的观念。如今,许多人仍然把养老寄托在儿女身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化养老事业的发展。这表明

传统思想对人们的价值观仍具有深刻影响 

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传统文化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人们的养老观念应因时而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这表明(  )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中国文人以梅兰竹菊为“四君子”: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直节,菊冷艳清贞。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真情,使花木草石拓展了原有的意义,成为人格的象征和隐喻。可见(  )

A.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

B. 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C. 中国人热爱自然,自古就有保护环境的好传统

D. 中国人善于实践,从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梦回唐朝,千古一梦……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唐朝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而在当时的都城长安,食胡言、穿胡服、跳胡舞,成为朝野的时尚,唐代的这种生活景观反映出

不同地域的文化有不同的特征

中华文化是一种世界文化,不具有民族特性

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中华文化,求同存异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诗经》中的“夙夜在公”、贾谊的“国而忘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等体现了一脉相承的精神内涵,以下事例与这种精神最相契合的是(     )

A. 寸草春晖:助子求学,重病母亲三年织出《清明上河图》十字绣

B. 心比金坚:铭记战友深情厚谊,三十一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

C. 誓言无声:隐姓埋名三十年,献身于我国核潜艇研制的壮丽事业

D. 童叟无欺:“油条哥”用放心油和一口锅支撑起食品安全的良心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60年来,在建设和养护川藏、青藏公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两路精神。两路精神

是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体现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2016年11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强凋,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之所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因为

①书写人民生活的作品才具有更强的传播力和生命力

②人民群众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③能否反映人们内心的关切检验着文艺作品的含金量

④优秀文艺作品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只要我们有根,纵然没有一片叶子遮身,仍旧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树。就让我们调整那立姿,在风雪里站得更稳,坚忍地度过这凛冽寒冬。是的,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台湾诗人的这首《只要我们有根》表明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 

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一些网站出于商业利益考虑,不时传播低俗、淫秽色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造谣传谣、敲诈勒索等违法行为也时有出现。这要求网络媒体做到

①坚持正确导向提高网民思想道德素质 

②消除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商业性

③不断提供网络产品满足网民文化需求 

④承担社会责任维护国家和公共的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主要形式的“百姓故事大家讲”活动,通过讲故事,寓教于乐,传播社会道德正能量,改变了过去的理论说教形式,得到群众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这一文化创新活动表明(  )

①弘扬主旋律是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 

②文化建设应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③文化建设应倡导风格和形式的多样化 

④文化建设要坚持保障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国。”为此,我们应该:

①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②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坚持多元化的指导思想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20169月,G20峰会在中国浙江杭州举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6年9月4日晚,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在西湖唯美上演,《春江花月夜》《采茶舞曲》是中华文化的诗意表达,意境深邃引人遐思;《天鹅湖》《月光》是中西方文明的精彩合璧,多姿多彩令人陶醉。这场借助全新全息投影技术,在《印象西湖》基础上全新打造、创意独特的大型水上情景表演,形象演绎了西湖之美、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和世界大同,为中外嘉宾呈现了一幅流光溢彩的文化画卷,很好地彰显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世界文明的多彩,赢得了中外嘉宾的点赞。

材料二  近年来,杭州市志愿服务蓬勃发展,发展至今,已有超过100万名城市志愿者参与到志愿文明、志愿旅游、志愿关爱、志愿国际等志愿服务行动中来,G20峰会前后,在杭州的大街小巷、车站码头、交通路口、文博场馆、街道社区,随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因为他们的贴心的服务,杭州城变得更有温度,让八方来客爱上杭州;因为他们真诚的微笑,杭州城变得更加美丽,让泱泱中华倍添光彩。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最忆是杭州为何能赢得中外嘉宾的点赞。

(2)结合材料二,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分析说明杭州市志愿服务蓬勃发展的文化意义。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工匠精神既是一种“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职业态度,也是一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极致追求,它将品质视为生命,看得无比重要。在自动化、机械化高度发达的新时代,工匠精神不但没有过时,相反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建设制造强国的必要支掌,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价值遵循。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工匠精神源远流长,“巧夺天工”、“独具匠心”、“技进乎道”等成语典故,体现的正是匠人们卓绝的技艺和精益求精的价值追求?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也形成了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具有时代特征的工匠精神。但一段时期内,由于过度追求规糢效应和短期效益,重数量轻质量、重生产轻品牌传承工匠精神的社会环境和制度基础一定程度上被弱化,为让更多“大国工匠”用智慧和汗水擎起发展大旗,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国家呼吁传承与发扬工匠精神,奏响华丽的时代乐章。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工匠精神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价值遵循”这一观点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发扬工匠精神,奏响华丽的时代乐章。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精彩的人生就像一块美玉,需要精雕细琢、精心打磨。请结合工匠精神的内涵,就如何做好自己人生的工匠拟写两条寄语。(寄语要求:语言简洁凝炼有深度,传递青春正能量。)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